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知识 > 交通肇事致残赔偿标准

交通肇事致残赔偿标准

时间:2023-12-25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8169

交通肇事致残赔偿标准

一、医疗费

医疗费包括受害人为治疗因交通事故所致伤病而支付的各项费用,如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医药费、输血费、住院费、康复费、整容费和后续治疗费等。根据医疗机构提供的收款凭证和相关证据,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资料进行确定。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注意排除重复计算的费用项目,比如伙食费,因为住院伙食补助费已经列为法定赔偿项目。同时,对于医疗机构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单方附加的空调费和护理费,应根据合理性予以赔偿。另外,如果受害人擅自购买与损害无关的药品或治疗其他疾病的情况,不应予以赔偿。

二、误工费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建议休息证明确定,对于伤致残持续误工的受害人,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收入状况根据受害人的具体情况分为以下两种:

1、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需要提供所在单位的合法证明,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岗位和工作收入等。对于证明材料的要求,应根据保护弱者的角度和实际情况进行审查。

2、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受害人,根据户籍或经常居住地的不同情况进行计算。城镇户籍或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受害人,需要提供户籍或居住地证明以及从事何种行业的证明,然后参照当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农村户籍或经常居住地在农村的受害人,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纯收入来计算。

对于已年满60周岁的受害人,其误工费的计算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因为年满60周岁不一定就丧失劳动能力,仍有很多人在不同岗位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只要受害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存在误工损失,就可以要求赔偿误工费,但应提高对其误工收入相关证据的审查标准。

三、护理费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限进行确定。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可以参照本文关于误工费的论述,护理人数一般为一人,护理期限一般为住院治疗的时间。对于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限的争议,可以申请法院进行鉴定。

四、交通费

交通费包括受害人和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对于受害人外地亲属来往的交通费,如果受害人发生事故后死亡、长时间昏迷、重伤或可能造成重度残疾,其外地亲属的交通费应予以赔偿。交通费应以正式票据为凭,凭据内容应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和次数相符合。

五、住宿费

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从外地到本市处理交通事故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其住宿人数及其必要性可以参照交通费的分析进行确定。

六、住院伙食补助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根据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进行确定。根据相关规定,每人每天的补助标准为一般地区15元,发达地区20元。对于特殊地区的补助费用,应根据实际住宿天数计发伙食补助费,适用地区包括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市和海南省。

七、营养费

营养费是指受害人为辅助治疗或促进康复而购买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营养费的确定应参照医院意见和相关凭证,根据受害人的伤残程度进行确定。

八、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的伤残等级和所在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进行计算。赔偿金的计算期限为二十年,但对于年满60周岁以上的受害人,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对于年满75周岁以上的受害人,按五年计算。

九、残疾辅助器具费

残疾辅助器具费根据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进行计算。对于特殊需要的辅助器具,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合理费用标准。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应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十、丧葬费

丧葬费根据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应根据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不要与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平均工资混淆。

十一、被扶养人生活费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参照当地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进行计算。对于未成年人,计算期限为十八周岁;对于无劳动能力且无其他生活来源的人,计算期限为二十年。对于年满60周岁以上的人,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对于年满75周岁以上的人,按五年计算。

十二、死亡赔偿金

死亡赔偿金根据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进行计算,计算期限为二十年。对于年满60周岁以上的人,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对于年满75周岁以上的人,按五年计算。参与处理交通事故的受害人亲属所需的交通费、误工费和住宿费,按照赔偿责任比例分担,但计算人数不得超过三人。

十三、精神抚慰金

受害人或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具体赔偿标准应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解释进行确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肇事逃逸构成要件的主观方面

    肇事逃逸构成要件的主观和客观方面。主观方面关注行为人的动机和意识状态,通常是为了逃避抢救义务和责任追究。客观方面则指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包括最高院的《解释》规定的五种情形。此外,文章还讨论了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包括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 交通肇事被判缓刑是否可以考驾照

    交通肇事被判缓刑的人是否可以考驾照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在一定情形下,交通肇事被判缓刑的人是不被允许申请机动车驾驶证的,其中包括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饮酒或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等情形。对于此类人群,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等待期满后才能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关于交通运输肇事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同时,文章还涉及交通肇事的赔偿标准和计算方式。

  • 闯红灯肇事逃逸的法律责任和刑罚

    驾驶机动车在闯红灯后造成交通事故并逃逸的法律责任和刑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逃逸者需承担全部责任,并可能面临交通肇事罪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或拘役。具体刑罚视事故后果及逃逸者的行为情况而定。

  •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计算和赔偿标准
  • 车辆被撞后保险赔偿多少
  • 交通肇事事后赔偿能否从轻处理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