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交通肇事罪有哪些条件
时间:2024-06-10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那么,构成交通肇事罪有哪些条件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条件
一、犯罪主体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人只要从事对机动车船驾驶的行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在实际中,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包括从事公路交通运输、水上交通运输的人员,如车辆、船舶的驾驶员、车长、船长等,以及对上述交通运输的正常、安全运行负有职责的其他有关人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刑法》已经对航空人员、铁路职工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铁路运营安全事故作了专门的规定,所以本条不再包括上述两种人。
二、主观方面
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过失。如果行为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则应按其他有关条款定罪量刑,不能适用本条。
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行为人必须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也就是说,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违反国家有关交通运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规定。例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测站管理办法》、《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暂行规则》、《铁路道口通行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海运、船运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四、造成重大事故
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行为人的行为必须造成了重大事故,即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才能构成本罪。这一点是区分交通肇事罪与一般交通事故的主要标准。如果行为人违反有关交通法规的过失行为没有造成上述危害后果的,就不构成犯罪,应按交通事故由有关主管部门处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拘留期限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拘留期限问题。当交通事故导致一人死亡且肇事者承担主要责任时,构成交通肇事罪,最长拘留期限为37天。若造成一人重伤且具备特定情形,如酒后驾驶等,将被定罪处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者的处理流程亦有所阐述。
-
路人指使交通肇事逃逸是否构成共犯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共犯问题,特别是非乘车人的指使行为是否构成共犯。根据相关法律解释,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承包人的指使逃逸行为若导致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将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对于一般非乘车人的指使逃逸行为,则不构成共犯。
-
交通肇事罪的法定立案标准
交通肇事罪的法定立案标准,包括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情况应当立案追究。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具有特定情形如酒后驾驶、无照驾驶等应定罪处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违章行为则不予立案。
-
犯罪客体:交通运输安全
交通运输安全中的犯罪问题。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并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犯罪主体包括一般主体、单位主管人员等。犯罪主观方面属于过失,但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故意的。刑法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不同刑级,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和
-
交通肇事罪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
交通肇事罪不起诉的标准
-
交通意外致人死亡是否必须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