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事实和证据,马某的行为符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马某明知吸食大麻后会导致行为失控,仍然在吸毒后继续驾车行驶,对危险后果放任不管,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其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造成了1人死亡、1人轻伤和车辆毁损的严重危害结果。因此,应当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根据现有证据,马某的行为应当定性为交通肇事罪。马某的交通肇事导致1人死亡、1人受伤和严重财产损失,且马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马某应当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综上所述,小编同意第二种意见,并认为吸毒后驾驶机动车属于交通肇事罪。具体分析如下:
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具有不可控的特点,驾驶员处于兴奋或疲惫的不清醒状态,其对车辆的操控能力大大减弱,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危及范围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均处于不可控的状态。
马某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持反对态度,他知道吸毒后会失去知觉和自我控制,但他过于自信地认为只要谨慎驾驶就可以避免危险。在事故发生后,马某自身也受伤晕倒,醒来时一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待缓过神来,才发现完某当场死亡。可以认定马某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否定态度。此外,马某逃离现场也可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根据刑法规定,逃逸致人死亡的应当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从处理效果的角度看,认定马某构成交通肇事罪能更好地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吸毒者在产生幻觉或意识障碍时往往造成多人死伤的重大交通事故,对毒驾犯罪应当从严打击。然而,在刑法的附属性分析中,应当保持理性和谨慎,不能仅因毒驾后果严重就一律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根据马某的主观心态和行为特点,交通肇事罪更能体现罪责刑平衡。
工伤认定的相关条例规定。包括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如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等;视同工伤的情形,如突发疾病死亡、抢险救灾中受伤等;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如故意犯罪、醉酒或吸毒、自残或自杀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用人单位和职工或其家属在职工发生
处方药销售给吸毒人员的法律问题,包括贩卖毒品罪的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客观要件和客体要件。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包括未成年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明知是毒品进行贩卖;客观方面指有偿转让或以贩卖为目的非法收购毒品;客体是毒品,包括多种药物和毒品
交通肇事罪的法定立案标准,包括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情况应当立案追究。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具有特定情形如酒后驾驶、无照驾驶等应定罪处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违章行为则不予立案。
交通运输安全中的犯罪问题。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并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犯罪主体包括一般主体、单位主管人员等。犯罪主观方面属于过失,但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故意的。刑法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不同刑级,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