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祸案件中,只有与案件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才能作为原告提起诉讼。根据司法实践,当交通事故导致人身伤害时,受害者本人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如果发生死亡事故,应由死者的法定继承人(包括被扶养人)提起诉讼;而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时,则应由该物品的所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除了司机外,车辆所有人(即车主)也应被列为被告,而不应仅告发司机,不告车辆所有人。在发生乘客受伤事故时,承运人也应被列为被告。
诉讼请求中的赔偿项目应具体明确,并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提起民事诉讼时,对于需要继续治疗的情况,应请示法院保留诉权,而不应要求赔偿尚未发生或不确定的费用。避免提出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诉讼请求,以免不仅得不到支持,还需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既可以向交通事故发生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向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交通事故或乘客受伤事故发生在外地,而车辆所有人(即车主)或承运人在本市,可以向本市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诉讼成本,还可以避免长途奔波的劳累。
交通事故认定书在诉讼中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它能够证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相对方的身份,并对交通事故责任人承担的法律责任产生影响。
证明医疗费用的证据主要包括住院费收据、住院费用明细单、医疗费收据、病历(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以及诊断证明书。
证明误工费的证据主要包括工作单位出具的误工证明、误工人员的工资单、医院出具的休假证明。如果误工人员的工资超过税务部门规定的纳税起点,还应提供完税证明。误工证明应详细说明受害人的工资收入、耽误工作的时间、扣发的具体数额以及扣发的款项。
护理费的证据包括医疗机构出具的需要护理的诊断证明、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或护理人员收入减少的证明、向护理人员支付工资的证明。如果是家属护理,还需提供家属的误工费证据。医疗机构出具的需要护理的诊断证明应注明护理的时间和护理人数。
交通费的证据即交通票据。
住院伙食补助费的证据主要是住院费收据。
营养费的证据主要是医疗机构开具的诊断证明,其中应注明加强营养。
残疾赔偿金的证据包括伤残评定结论、伤残评定费收据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的相关统计数据。
残疾辅助器具费的证据包括县级以上医院对伤者需要残疾辅助器具的证明、国产普及型器具的价格标准以及配置机构出具的更换周期和维护费用的证明。
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证据包括家庭情况证明、被抚养人的户籍证明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的相关统计数据。
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的证据包括死亡证明、死者户籍证明以及相关的统计数据。
财产损失的证据主要是修车发票或价格部门的鉴定结论。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程序。在发生纠纷时,受害人可以委托律师提起诉讼。程序包括诉前准备(可选的财产保全)、提交民事诉状和相关证据至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审查、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开庭审理阶段、判决和裁定阶段以及强制执行申请阶段。整个流程旨在保护受害人的权益并
一起交通事故引发诉讼期间当事人死亡的处理方式。当事人章某因交通事故导致脑损伤并引发赔偿诉讼,一审期间在家中去世。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并发回重审,经过重新审理,法院认定章某的死亡与交通事故存在因果关系,判决保险公司和王某向章某家属支付相应赔偿款。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证据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刑事诉讼中的定位和作用。指出其不属于法定证据,不具有证明效力,且对检、法两院无约束力,易产生误导效应。文章还指出公安机关形成的移送审查起诉意见书已包含其实质内容,无需以证据形式重复移送。
涉嫌交通肇事罪的办案流程,包括现场勘查、调查取证、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立案破案、侦查终结等环节。在交通事故认定书中,载明事故基本事实、成因及当事人责任,它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办案人员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时,必须准确掌握立案标准,区分是否适用一般事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