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富川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依法判决被告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赔偿原告奉某,剩余部分由被告郑某全额承担。
在庭审过程中,被告郑某的代理人提出原告受伤至起诉已将近两年,超过了一年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要求法庭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原告奉某的代理人提出原告受伤严重,多次转院治疗,住院治疗的时间就有一年多了,出院后还进行了伤残鉴定,诉讼时效应该从定残之日开始计算。2012年10月17日,富川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依法判决被告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赔偿原告奉某,剩余部分由被告郑某全额承担。
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96条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计算。
法院审理认为:如果严格按法律字面意思,原告的确过了诉讼时效,但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目的是防止权利人有条件行使权利而不行使。受害人在治疗终结前,一直处于治疗状态,损失也一直处于增加状态,向对方行使权利的具体数额也就无从确定,不具备行使权利的全部条件。所以,这种情况,权利人不是不行使权利,而是不具备行使权利的全部条件。所以,对“受伤之日”应作扩大解释,诉讼时效应从治疗终结即出院之日开始计算,这样也可以避免由于损失尚未确定原告便急于诉讼导致的多次诉讼。原告奉某从出院之日开始计算至起诉之日,时间并未超过一年,没有超过诉讼时效,对于原告的诉讼请求给予支持。
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诉讼时效以及申请财产保全的方法。根据《民法总则》规定,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诉讼时效通常为三年,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和例外规定。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申请诉讼保全或诉前保全,其中诉讼保全可以在诉讼程序开始后提出,诉前保全则需要在起诉之前由利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当事人对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在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在出具复核结果后15日内提起诉讼。如果对方不签字确认责任认定书,仍可生效;若对方提出异议则可在三天内复核申请,未提出异议或复核期满则视
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人是否可以向法院起诉车主的问题。法律规定受害人有权在一定期限内提起诉讼保护其财产权益,但具体是否起诉需双方协商决定。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如无法达成协议,受害人可考虑在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
律师的两种收费模式及其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应用。先收费模式虽按约定收费,但对受害者而言可能有经济困难,不能保证律师高效代理案件。后收费模式则减轻了受害者经济负担,让律师更全力以赴。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交通诉讼时效过期后的处理方式,包括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