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交通处罚不服,如何申请复议
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在行政机关做出处罚决定后60日内,并规定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计算,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于其侵犯合法权益的行政处罚,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哪些情况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非现场违法处罚可以申请复议的,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属于机动车号牌被套用的;
2、协助司法机关侦察破案、追捕违法犯罪嫌疑人的;
3、车辆被盗抢期间发生的;
4、机动车办理转移登记后录入的监控交通违法行为的;
5、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的;
6、救助危难或者紧急避险造成的;
7、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或标线与现场交通警察指挥不一致的;
8、其它依法不予处罚或免于处罚的。
对于非现场违法,基本都是通过电子眼抓拍判定,用户申请复议查看记录的视频或者图像,并且作为证据材料,并提供其它的辅助证明材料。
而2—6条的违法处罚,当事人可以采取当场申请备案的方式,提交行政复议的证据。
申请复议准备哪些材料?
提起申请复议,当事人需要准备行政复议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驾驶证、行驶证,并携带公安机关下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者《公安机关强制措施凭证》复印件,如果当事人无法前往,还需要提交一份《委托代理授权书》。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6条的处罚方式和程序。违反该法规定将被罚款20-200元,但不计分。文章明确了临时停车的定义,并指出交警部门可采取的措施。同时,违章处罚有特定限制,驾驶员如有异议可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处罚的定义及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的处理方式。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规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采取的具体行政行为。对于不服行政处罚的决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通过申请行政复议或法院起诉的方式来处理。申请行政复议时,需根据不同情况向相应的机关提
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公民在行政处罚过程中的各项权利。包括知情权、陈述和申辩权、要求举行听证权、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权、请求赔偿权、申请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款权以及申诉或检举权等。被处罚人在面对行政处罚时,应充分了解并行使自己的权利,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征地拆迁相关信息公开问题的责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监督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若发现行政机关未履行相关义务可举报并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行政机关违反条例规定,未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或存在其他违规行为,将受到责令改正、处分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