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最近颁布了《关于民事执行中拍卖财产的实施办法(试行)》,该办法已在江西省各级法院开始实施。该办法对拍卖前的审查、拍卖机构的选定、拍卖公告、拍卖监督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被执行人财产被查封、扣押、冻结后需要进行拍卖的情况下,在移交拍卖前,应对被拍卖财产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制作拍卖财产现状笔录。如果拍卖方认为拍卖财产的现状不明,需要查阅案卷的,案件承办人应及时提供相关案卷。
当事人协商选定的拍卖机构,法院应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并报执行局长批准。在收到当事人的书面申请后,法院应在5日内给予书面答复。如果当事人选定的拍卖机构不具备拍卖资质条件,法院应通知当事人在5日内重新选择。如果一方当事人在法院办理委托拍卖前单方面申请撤回协商选定结果,应予允许,但当事人不得再次选择。对于随机选定的拍卖机构,法院应制作笔录,并由负责委托拍卖的人员、参与的拍卖机构、当事人和监督人签名。
该办法对拍卖机构非法串通当事人或其代理人以及用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协商选定拍卖资格的情况进行了规定,执行法院不予确认选定结果。执行法院在随机选定拍卖机构并举行拍卖会时,应与纪检监察人员对拍卖现场进行全程监督。禁止无保留价拍卖和无益拍卖,禁止法院、执行人员及其配偶、子女以竞买人的身份参与竞买活动。
拍卖人是指根据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从事拍卖活动的企业法人。企业必须经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审核批准,才能获得从事拍卖业务的许可。拍卖企业可以在设区的市设立。申请取得从事拍卖业务的许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注册资本达到一百万元人民币以上,拥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和章程,拥有与拍卖业务相适应的拍卖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拍卖业务规则,符合国务院有关拍卖业发展的规定,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如果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注册资本需要达到一千万元人民币以上,并且需要拥有具备文物拍卖专业知识的人员。
1、有权要求委托人说明拍卖标的的来源和瑕疵。
2、认为需要时可以对拍卖标的进行鉴定。
3、有权要求竞买人出具合法有效的证明文件,以确定其竞买资格。
4、有权指定拍卖师。
5、依法主持拍卖活动,不受他人干涉。
1、应向竞买人说明拍卖标的的瑕疵。
2、接受委托后,未经委托人同意,不得委托其他拍卖人拍卖。
3、对委托人交付拍卖的物品有保管义务。
4、对委托人、买受人要求对其身份保密的,应予保密。
5、拍卖成交后,应按约定向委托人交付拍卖标的的价款,并按约定将拍卖标的移交给买受人。
6、不得以竞买人的身份参加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也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竞买。
7、不得在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中拍卖自己的物品或财产权利。
8、不得与竞买人串通,损害委托人利益。
保全财产的拍卖程序及相关条件。法院根据规定对被执行人的保全财产进行拍卖,同时拍卖标的的房地产需符合一定条件,包括不得买卖转让的房地产、以出让或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以及集体所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等。拍卖过程中,法院会委托拍卖机构并对其进行监
拍卖法律关系的定义和特点。拍卖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调整在拍卖当事人之间形成的特殊法律关系,其特点包括基于合同性、相对复杂性和以拍卖人的权利义务为核心。拍卖法律关系涉及委托人与拍卖人、拍卖人与买受人之间的多种关系,是一种相对复杂的交易方式。
法院公示和拍卖程序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法院网站应提供公示和公告功能,拍卖信息也会在当地报纸等媒体上公告。在拍卖前需进行价格评估,评估结果需及时送达给执行双方当事人。法院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强制拍卖或允许被执行人自行变卖财产。确定拍卖机构时需遵循相关
委托拍卖合同及其相关文件的详细内容,包括委托人的资料、标的物资料、拍卖公告、竞买登记记录、拍卖规则、拍卖笔录、成交确认书以及移交标的物的资料等。文章还介绍了拍卖资料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要求,包括存档时限、检索方式等,强调企业应建立主要拍卖数据库以实现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