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被关停,补偿方式和一般企业有什么不同
时间:2024-06-23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养殖场被关停:补偿方式与一般企业的差异
养殖业的特殊性
养殖业通常指的是养鸡、养牛、养羊、养猪等畜牧性质的养殖活动,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然而,自2016年起,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禁养政策,旨在响应国务院“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然而,在执行过程中,许多养殖场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拆迁补偿谈判不妥、环保部门要求停业整顿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因为养殖场所在地被认定为“禁养区”,或者因为养殖场土地性质违反法律规定被认定为违建,从而导致补偿减少或不予补偿。
法律依据
这种做法显然是不正确的。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因畜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调整以及划定禁止养殖区域,或者因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进行综合整治,确需关闭或者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所,致使畜禽养殖者遭受经济损失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补偿。”这一条款为补偿提供了法律依据。
补偿方式的差异
养殖场的补偿项目与一般的生产经营性企业存在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补偿和附属物补偿:养殖户通常在自己承包的经营地上养殖家畜家禽,这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补偿范畴,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进行补偿,补偿费用一般为被征收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附属物包括养殖设施、养殖工具、用水用电环评处理设施等,按照重置费用进行计算。2. 养殖场停产停业损失补偿:停产停业损失是指企业因为拆迁无法进行正常经营而产生的所有损失。在计算该损失时,不仅要考虑被拆迁前的利润损失,还要考虑目前的企业业务量、客户资源以及预期利益的损失。这一项的计算标准较为灵活,并且与一般企业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养殖是有循环的,例如每三个月一个批次,拆迁可能导致养殖场两年内无法恢复正常经营。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每批次计算养殖场的损失更加合理。3. 搬迁费用和搬迁损失:搬迁费用包括将养殖场内所有机器设备、生产资料、办公用品从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所产生的费用,同时还包括搬迁损失。搬迁损失主要指在搬迁过程中因拆卸和装载而导致的机器设备损失、折旧和损耗等费用。对于大型养殖企业的拆迁,搬迁损失需要委托专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4. 各项奖励费用:在实施“禁养”政策时,政府为了鼓励养殖户尽早签订搬迁安置补偿协议并搬出禁养区,往往会采取速迁奖励的方式。各项奖励的数额主要根据具体项目和地方政策制定的实施意见来确定。综上所述,除了停产停业损失略有不同外,其他补偿方式与一般生产经营性企业相同。土地、厂房、附属设施、装修以及一些机器设备的补偿按照重置价进行,而搬迁费用则按照实际搬迁费用计算。养殖户在面对关停养殖场的情况时,应特别关注各地对停产停业损失的计算标准的差异,以及各自企业盈利亏损情况的不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集体土地上的养殖场拆迁补偿问题解析
集体土地上的养殖场拆迁补偿问题,包括土地使用权补偿、厂房重置成新价、停产停业损失费、装修附属物和机器设备的补偿以及搬迁费用等。补偿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土地使用权性质和使用年限、厂房结构特征、合法经营主体等。
-
划入禁养区的养殖场,拆迁款怎么算
划入禁养区的养殖场拆迁款的计算方式。包括建筑物、附属设施的补偿,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存栏禽畜出清的补偿,搬迁补偿以及可能的奖励等。因环保或规划原因导致的养殖场关停或搬迁,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依法进行补偿。禁养区养殖场的关停或搬迁并不意味着没有补偿。
-
一、养殖场被强制拆迁,该怎样维权
养殖场被强制拆迁后的维权方式以及禁养区养殖场拆迁的赔偿标准。针对非法强拆,被拆迁人可报案并起诉要求赔偿。拆迁补偿包括存栏畜禽补助和养殖场补偿,具体标准因地区而异,一般由县级政府制定方案。
-
养殖场被认定为违章建筑拆迁时不给补偿
养殖场被认定为违章建筑拆迁时的补偿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在征收时不予补偿,而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则应得到补偿。养殖场的退出拆迁分为不同情况,包括禁养限养区内养殖场、主要河流流域限制范围内的养殖场以及手续不合
-
河道整治导致养殖场拆迁是否有补偿
-
养殖场关闭禁养的拆迁补偿标准
-
车房拆迁怎么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