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如果因畜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调整以及划定禁止养殖区域,或者因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进行综合整治,确实需要关闭或者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所,导致畜禽养殖者遭受经济损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经济补偿。
养殖场拆迁的主要补偿项目包括土地使用权补偿、棚舍补偿、棚舍附属物补偿、停产停业补偿、可移动设备(养殖设施、养殖工具等)搬迁费用、不可移动设备(用电用水和环评的处理设施等)的重置成新价、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费等。
由于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并且不同地区的征地拆迁情况复杂,导致各地的补偿类型和标准各不相同。因此,养殖户需要了解所在县市的补偿标准和要求。据了解,郑州市通过使用19亿财政资金完成禁养区搬迁和补偿工作,市、县(市、区)按照1:2的比例配套落实。相信其他地区也会根据年度计划,在关闭搬迁任务完成后对畜禽养殖场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偿。
农村养殖场拆迁获得合理补偿的前提是必须要合法经营:养殖相关的经营证照等都要齐全,环评手续等也要符合规定。在很多地方,由于缺乏营业执照和环评手续等问题,农村养殖户难以获得补偿。然而,在一些地区,如北京通州区,只要根据农业政策允许养殖,不论手续是否完备都会分别进行补偿。对于具备手续的畜禽养殖场(小区)的建筑物和附属设施,将按照评估价的100%进行补偿;而对于没有手续的,可能会酌情给予补偿,而擅自乱搭乱建的则不予补偿。至于手续不全的养殖场能否获得补偿,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施政策来决定。
集体土地上的养殖场拆迁补偿问题,包括土地使用权补偿、厂房重置成新价、停产停业损失费、装修附属物和机器设备的补偿以及搬迁费用等。补偿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土地使用权性质和使用年限、厂房结构特征、合法经营主体等。
划入禁养区的养殖场拆迁款的计算方式。包括建筑物、附属设施的补偿,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存栏禽畜出清的补偿,搬迁补偿以及可能的奖励等。因环保或规划原因导致的养殖场关停或搬迁,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依法进行补偿。禁养区养殖场的关停或搬迁并不意味着没有补偿。
养殖场被强制拆迁后的维权方式以及禁养区养殖场拆迁的赔偿标准。针对非法强拆,被拆迁人可报案并起诉要求赔偿。拆迁补偿包括存栏畜禽补助和养殖场补偿,具体标准因地区而异,一般由县级政府制定方案。
养殖场被认定为违章建筑拆迁时的补偿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在征收时不予补偿,而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则应得到补偿。养殖场的退出拆迁分为不同情况,包括禁养限养区内养殖场、主要河流流域限制范围内的养殖场以及手续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