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拟定的招标代理合同示范文本格式条款不完善,监管机构对于备案的招标代理合同审查不严格。同时,招标代理合同相关的配套文件不完善。我国有关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法律、法规的实行为招标代理合同的签订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或有待明确的地方。如:
(1)《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中有关勘察、设计、咨询、监理等服务招标的招标代理收费标准的基数为勘察、设计、监理等的中标价的服务招标来收取代理费,其收费标准明显偏低,在实际项目代理的过程中,招标代理机构在支付5-7人专家评委费后,所收得的服务费还存在亏本的现象。
(2)《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单独提供编制招标文件(有标底的含标底)服务的,可按规定标准的30%计收。根据招标代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编制招标文件及工程标底占有招标代理业务中很大的一部分工作量,特别是各专业的人员配备,仅按规定标准的30%计收费用,显然不尽合理。
(3)《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招标代理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并给出了全过程招标代理服务收费标准,但对非全过程招标代理的情况没有给出确定的收费标准。
(4)《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中招标代理服务收费采用差额定率累进计费方式,上下浮动幅度不超过20%。目前招标代理合同签订时,招标人不具体分析委托项目估算价,均要求下浮20%。
企业在物流招标中常见的误区,包括设定过于苛刻的招标条件、频繁招标以及唯价格论。这些误区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吸引优秀物流商,损害自身声誉,甚至滋生腐败。企业与物流商是利益共同体,应给物流商一个宽松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最终增强企业
违规转让中标项目的责任及相关法律规定。中标人如将中标项目转包或分包,将受到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同时,也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关于评标委员会的权力、义务及中标人的投标要求等内容,包括评标标准、程序、保密义务
工程风险及其分析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不能完全担保及转移所有风险,建设工程风险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设计技术风险、施工技术风险、自然及环境风险、政治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等。文章详细阐述了各类风险的来源和特点,并强调了项目管理人员对风险进行
招标人是否可以拒收逾期送达的投标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招标人应当拒收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提交的投标文件,以及逾期送达或不按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投标文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招标文件的组成和招标书写作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