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和监理单位在工程承包过程中常常面对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管理能力强的承包商。这些承包商熟悉承包方式和合同条件,了解工程实施的各种环境。工程承包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对业主的招标作出反应,也就是投标,这是获得合同的过程;二是中标并签订合同后,在业主委托的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进行施工,这是履行合同的过程。然而,对于业主而言,这两个过程可能由不同的管理服务主体来承担。因此,政府应积极推动具有招标代理资质的工程监理企业在同一个工程上承担施工招标代理和施工监理的服务,并要求监理企业在施工招标过程中主动介入。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具有丰富的工程管理和合同管理经验,需要根据合同进行工程监理,并对合同进行解释和处理合同争议。只有他们才能真正协助业主签订一份好的合同。实际上,在起初设计工程监理服务的时候,监理单位就要求提供施工准备阶段即施工招标的服务。
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出现应由业主承担责任的事件,例如业主供应材料迟缓造成承包商停工待料,业主应给予费用补偿。当承包商提出施工索赔时,监理工程师需要根据施工合同的约定来决定索赔是否成立,并确定索赔金额。这对监理工程师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承包商常常要求将本应索赔的事件作一般签证处理。这时,一些监理工程师只是签字“情况属实”,没有根据合同判断是否属于承包商的合同责任或风险,也没有对业主应给予多少补偿给出明确意见。这种情况是业主对监理不满意的重要原因,也是监理必须提高合同管理服务水平和规范监理操作的地方。在国际工程上,工程师正逐步成为业主的代表或业主方人员,因此只能要求自己承担决定“索赔是否成立”的责任,而将决定“予以索赔多少”的工作交由独立的造价工程师来承担。实际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业主委托造价咨询单位来实施施工全过程的造价跟踪与控制,这就对监理单位和造价咨询单位提出了新的合作要求。假设工程监理失去造价控制的能力和授权,只承担质量和进度控制,那么合同管理将成为空话,工程监理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业主和监理单位在工程承包过程中与“有经验的承包商”的交往。承包商熟悉承包方式和合同条件,而业主和监理单位需应对工程招标、施工监理等过程。政府应推动工程监理企业在工程上承担施工招标代理和施工监理的服务。在合同履行中,业主需承担相应责任并处理索赔事件,监
《侵权责任法》中按份责任的适用情形,以及与连带责任的区别。按份责任适用于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情形,责任人按其份额承担侵权责任;而连带责任则指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全部责任人承担责任。按份责任人在内外部均按份额承担责任,连带责任人在内部按份额承担,外部则
未取得建设审批手续的施工合同的效力认定问题,指出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发包人取得相应审批手续或经主管部门批准建设的合同有效。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挂靠行为的具体情形、必须招标的建设工程的认定、劳务分包合同的效力认定以及企业内部承包行为的认定。
工程监理服务期限的法律规定。根据监理合同和施工合同的规定,保修阶段是监理服务期限的一部分,保修费用需公正处理。工程保修期限依据监理合同和业主方施工合同的规定来确定。监理单位应设立监理机构进行工程现场监理工作,并确保监理机构的资质审查合格。监理单位与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