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八条的规定,失信被执行人不得参与工程投标。
根据该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通报给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供相关单位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于2013年11月14日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明确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纳入征信系统相关工作操作规程。将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将整合到被执行人的信用档案中,并以信用报告的形式向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供有关单位在贷款等业务审核中进行考虑。这个名单涵盖了各行各业的“老赖”,不仅包括赖账大户集中的房地产、外贸加工等行业,还包括一些新兴行业。
在决定受理执行案件后,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并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同时,被执行人还需承担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
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强制执行措施:
敲诈勒索罪与串通投标罪的区别。敲诈勒索罪指通过暴力、威胁手段迫使他人提供借款或干扰社会秩序的行为,而串通投标罪则是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报价或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在侵犯客体、行为表现等方面也存在不同。
串通投标罪是否属于集体犯罪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串通投标罪属于共同犯罪而非集体犯罪。串通投标行为需要两个以上主体实施,如果是单位之间的串通投标则构成单位犯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串通投标行为的表现。
投标保证金缴纳截止时间的规定以及退还的相关事宜。相关规定提到,投标保证金的缴纳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可以提前递交但需合理,并在招标文件中明示。关于退还方面,招标人在招标活动结束后应及时返还,除非投标人存在违规行为。不同类型的招标项目对于投标保证金
养老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被列入惩戒名单的申辩程序。当事人在收到书面告知后有权进行申辩,并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民政部门会进行复核并答复。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失信被执行人的定义和情形,包括未履行义务、妨碍执行、规避执行等,名单会向公众公布并影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