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证明文件是指各种与投标人资格相关的文件,包括制造商的资格证明、企业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明和业绩证明、企业法人证明、银行资信证明、特种产品生产的许可证等。不同招标项目对投标人提交的资格证明文件的细目要求可能有所不同。投标人必须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供所有的资格证明文件,不能遗漏任何项。如果投标人的资格证明文件不完整,可能会导致投标被废标。
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由于误解、遗漏或市场情况的变化等原因,投标企业可以对投标文件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改甚至撤回。法律上允许投标企业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对投标文件进行补充、修改或撤回。然而,一旦投标截止时间过后,就不允许对投标文件进行任何修改或撤回。补充或修改的内容都是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五条规定,投标人是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于依法招标的科研项目允许个人参加投标的情况,投标的个人适用本法有关投标人的规定。
根据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投标人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如果国家有关规定对投标人的资格条件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的资格条件有规定,投标人必须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
根据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必须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如果招标项目属于建设施工类项目,投标文件还必须包括拟派出的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技术人员的简历、业绩以及拟用于完成招标项目的机械设备等信息。
根据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投标人必须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招标人在收到投标文件后,应当签收保存,并且不得开启。如果投标人少于三个,招标人必须按照本法重新招标。
根据第二十九条的规定,投标人可以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补充、修改或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补充、修改的内容将成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根据第三十条的规定,根据招标文件载明的项目实际情况,如果投标人拟在中标后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进行分包,必须在投标文件中明确说明。
敲诈勒索罪与串通投标罪的区别。敲诈勒索罪指通过暴力、威胁手段迫使他人提供借款或干扰社会秩序的行为,而串通投标罪则是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报价或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在侵犯客体、行为表现等方面也存在不同。
经济合同公证的法律要求和所需材料。包括当事人主体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合同文本原件等。不同类型的法人还需提供附加材料,如有限责任公司需提供公司章程和董事会决议等。经济合同公证是证明经济合同行为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活动。
如何起诉不知道侵权人身份信息的问题。在起诉前,原告需满足一定条件,包括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等。当不知道侵权人身份信息时,可通过网络收集信息或向公安机关求助。起诉时需提供原告和被告的诉讼主体资格证据材料、侵害行为证明材料、人身或财物损害证明
串通投标罪是否属于集体犯罪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串通投标罪属于共同犯罪而非集体犯罪。串通投标行为需要两个以上主体实施,如果是单位之间的串通投标则构成单位犯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串通投标行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