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单位需向土地所在地的区县国土房管局提交相关文件和资料,提出用地申请。
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用地单位的申请后,应在申请之日起30日内拟定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工地方案。
国土房管局根据征地相关方案编制建设项目呈报说明书,并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审核。
行政主管部门收到建设项目呈报说明书和方案后,对符合条件且文件资料齐全的,应在5日内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
对于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情况,征用土地方案应以书面形式在被征用土地所在的村、组内公告。对于征用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情况,应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公告。
区县国土房管局根据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登记情况,拟定征地补偿和安置方案。
国土房管部门与相关部门根据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在征收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内,按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为单位拟定征地补偿和安置方案,并进行公告。
区县国土房管局应根据征地补偿和安置费方案,向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支付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已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按现有陆域边界执行;未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参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中的方法确定。一级保护区内禁止建设养殖场。二级保护区内禁止建设有污染物排放的养殖场(注: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经无害化处理后用作肥料还田且不造成环境污染的畜禽粪便、养殖废水、沼渣、沼液等不属于排放污染物)。
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包括核心区和缓冲区。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自然保护区范围执行,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禁止建设养殖场。
风景名胜区分为国家级和省级,范围根据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名单确定。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禁止建设养殖场,其他区域禁止建设有污染物排放的养殖场。
根据城镇现行总体规划、动物防疫条件、卫生防护和环境保护要求等,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划定边界范围,禁止在边界范围内建设养殖场。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建设养殖场的区域。
划入禁养区的养殖场拆迁款的计算方式。包括建筑物、附属设施的补偿,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存栏禽畜出清的补偿,搬迁补偿以及可能的奖励等。因环保或规划原因导致的养殖场关停或搬迁,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依法进行补偿。禁养区养殖场的关停或搬迁并不意味着没有补偿。
养殖场关闭禁养的拆迁补偿标准问题。补偿形式包括以禁养区划定、有无手续、指定期限拆迁为分界点的三种补偿标准。律师强调有拆迁就应有合理补偿,包括土地、棚舍、附属物、停产停业等方面的补偿。具体补偿金额可通过协商、委托评估或法定程序确定。
每个地区养殖场拆迁补偿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农民可以获得多少补偿,要依据当地的拆迁政策而定,主要的补偿项目包括房屋价值补偿、停产停业损失等。第二十五条 因畜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调整以及划定禁止养殖区域,或者因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五条:"因畜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调整以及划定禁止养殖区域,或者因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进行综合整治,确需关闭或者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所,致使畜禽养殖者遭受经济损失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