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标准 > 禁养区养殖场的法定拆迁流程有哪些

禁养区养殖场的法定拆迁流程有哪些

时间:2023-10-09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070

禁养区养殖场的法定拆迁流程

一、用地申请

用地单位需向土地所在地的区县国土房管局提交相关文件和资料,提出用地申请。

二、拟定征地方案

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用地单位的申请后,应在申请之日起30日内拟定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工地方案。

三、征地审查

国土房管局根据征地相关方案编制建设项目呈报说明书,并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审核。

四、征地审核与批复

行政主管部门收到建设项目呈报说明书和方案后,对符合条件且文件资料齐全的,应在5日内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

五、征用土地方案的公告

对于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情况,征用土地方案应以书面形式在被征用土地所在的村、组内公告。对于征用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情况,应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公告。

六、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区县国土房管局根据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登记情况,拟定征地补偿和安置方案。

七、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告

国土房管部门与相关部门根据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在征收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内,按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为单位拟定征地补偿和安置方案,并进行公告。

八、补偿安置的实施

区县国土房管局应根据征地补偿和安置费方案,向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支付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

怎样划分禁养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已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按现有陆域边界执行;未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参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中的方法确定。一级保护区内禁止建设养殖场。二级保护区内禁止建设有污染物排放的养殖场(注: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经无害化处理后用作肥料还田且不造成环境污染的畜禽粪便、养殖废水、沼渣、沼液等不属于排放污染物)。

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包括核心区和缓冲区。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自然保护区范围执行,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禁止建设养殖场。

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分为国家级和省级,范围根据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名单确定。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禁止建设养殖场,其他区域禁止建设有污染物排放的养殖场。

城镇居民区和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

根据城镇现行总体规划、动物防疫条件、卫生防护和环境保护要求等,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划定边界范围,禁止在边界范围内建设养殖场。

其他禁养区域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建设养殖场的区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