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 判断是否为传销的标准

判断是否为传销的标准

时间:2024-04-30 浏览:5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031
前段时间,某毕业大学生被骗传销导致死亡的案件令全国哗然,传销什么时候也涉及人命了?传销的危害是很大的,在生活中要注意提防,那么如何去判断是否为传销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你答疑解难,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判断是否为传销的标准

直销与传销,变相传销的区别

区别之一:销售产品作为企业营运基础

直销企业以销售产品作为收益来源,而非法传销则以拉人头牟利或借销售伪劣或质次价高的产品变相牟利,甚至没有实际产品。

区别之二:高额入门费

直销企业的推销员无需缴付高额入门费,也不会被强制认购货品。而非法传销中,参加者通过缴纳高额入门费或被要求先认购一定数量的产品作为参与条件,鼓励不择手段地拉人加入以赚取利润。其公司的利润也主要来源于入门费,实际上是一种变相融资行为。

区别之三:店铺经营

直销企业设立开架式或柜台式店铺,推销人员与公司签订合同,从业行为接受公司规范与管理。而非法传销的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组织网络进行无店铺或“地下”经营活动。

区别之四:按劳分配的报酬

直销企业为勤奋工作的人提供务实创收的机会,每位推销人员按个人销售额计算报酬,由公司扣税后直接发放至指定账户,不存在上下线关系。而非法传销通过高额回报诱饵招揽人员从事变相传销活动,参加者的上线从下线的入会费或所谓业绩中提取报酬。

区别之五:退出、退货保障

直销企业的推销人员可自由选择继续经营或退出,企业提供完善的退货保障。而非法传销通常强制约定不可退货或退货条件非常苛刻,消费者难以退货。

非法传销的判断标准

非法传销是一种违法行为,最初以“特许加盟经营”、“网络销售”、“市场营销”等名义从事传销,逐步演变为借用传销组织体系和计酬方式,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从事集资诈骗等商业欺诈行为。其本质是一种有组织的诈骗活动。

不同名字的变相传销行为虽然表述不同,但其行为方式相似:

  1. 参加者通过缴纳“人头费”或“资格费”或以认购商品等形式变相缴纳“人头费”或“资格费”取得加入、介绍他人加入的资格。
  2. 通过介绍他人参加发展下线人员,并建立具有上下层级内部财富再分配关系的组织体系。
  3. 组织者利用参加者交付的部分费用支付先参加者的报酬维持运作,参加者的收益由加入顺序及发展人员数量决定。

尽管直销行业也存在混乱,一些未经合法批准的公司在运作,甚至经过批准的直销公司也存在违规操作。因此,广大人民群众应提高警惕,以免遭受变相传销的损害。

以上是关于不正当直销的五个判断标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有奖销售的含义和本质

    有奖销售的含义和本质,指出有奖销售是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服务时给予购买者额外奖励的行为,目的是促进商品销售。有奖销售的本质在于销售而非有奖,违反本质的行为应受法律禁止。此外,文章介绍了有奖销售的分类,包括附赠式和抽奖式有奖销售。

  •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虚假宣传是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发布虚假广告,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准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分别需要承担不同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承担民事责任等。若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无法提供广告主真实信息,则需

  • 商场虚假宣传导致损失,如何要求赔偿

    消费者在商场因虚假宣传购买产品遭受损失后的索赔问题。消费者需保存相关证据,先与商场协商,如无法达成一致可投诉或诉讼。法律规定了虚假宣传的处罚和赔偿标准,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误导消费者。发布虚假广告将面临严厉处罚。

  • 团伙作案分案处理后还有主从犯吗

    团伙作案分案处理后是否还存在主从犯的问题。团伙犯罪是多人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根据犯罪性质和情节,法律会给予不同的惩罚。对于主从犯的判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传销团伙作案的量刑问题。一般来说,组织和指挥传销活动的人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 涉嫌组织传销罪怎么判
  • 直播间虚假宣传违法吗
  • 怎么判定虚假宣传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