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实习期 > 实习期内违法驾驶该如何处罚

实习期内违法驾驶该如何处罚

时间:2020-05-2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5161
通常我们在考取驾驶证之后技术还不是特别熟练,这是应该在宽敞并且车少的地方训练,而刚拿到驾驶证有一段实习期,实习期不能够做一些事,实习期内违法驾驶该如何处罚,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实习期内违法驾驶该如何处罚”的内容为你答疑解惑。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初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后的12个月为实习期。在实习期内驾驶机动车的,应当在车身后部粘贴或者悬挂统一式样的实习标志。

3、《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六十五条第一、二款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在实习期内不得驾驶公共汽车、营运客车或者执行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以及载有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剧毒或者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机动车;驾驶的机动车不得牵引挂车。

实习期内违反相关规定的处罚标准:

1、驾驶机动车未按规定粘贴、悬挂实习标志的,处100元罚款;

2、实习期内驾驶公共汽车或者营运客车的,处200元罚款;

3、实习期内驾驶执行任务的特种车辆或者载有危险物品的机动车的,处200元罚款;

4、实习期内驾驶的机动车牵引挂车的,处200元罚款;

5、实习期内驾驶机动车上高速公路行驶,无相应或者更高准驾车型驾驶证三年以上的驾驶人陪同的,处200元罚款。

驾驶人在实习期内驾驶机动车上高速公路行驶,应当由持相应或者更高准驾车型驾驶证三年以上的驾驶人陪同。其中,驾驶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的,可以由持有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以上准驾车型驾驶证的驾驶人陪同。第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二、三项规定,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二)在实习期内驾驶机动车不符合第六十五条规定的;(三)驾驶机动车未按规定粘贴、悬挂实习标志或者残疾人机动车专用标志的。

第四十六条机动车通过铁路道口时,应当按照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的指挥通行;没有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的,应当减速或者停车,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第四十七条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第四十八条机动车载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质量,严禁超载;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

机动车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影响交通安全的,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明显标志。在公路上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并应当依照公路法的规定执行。

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实习期是否应该支付工资

    实习期间是否应该支付工资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实习生若遵守实习单位规章制度并付出劳动,实习单位应支付一定劳动报酬。实习生的工资标准原则上不应低于国家规定,并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因此,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履行了劳动义务,应享有相应的劳动报酬。

  •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及辞职实例。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有不同的试用期时长规定,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是双向选择的表现,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实习员工因缺乏成就感等原因提出辞职时,需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并

  • 一、实习期驾驶人驾驶机动车的规定

    实习期驾驶人驾驶机动车的具体规定,包括必须悬挂实习标志、特种车辆限制、大中型客货车驾照实习期规定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考取C1驾照的考试流程和吊销驾驶证的几种情况。

  • 醉驾重犯的刑事处罚标准

    醉驾重犯的刑事处罚标准以及酒驾和醉驾的区别。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将面临吊销驾照、拘役和罚金的处罚,并且不得重新获取驾照。酒驾和醉驾的界限是血液中酒精含量不同,醉驾属于犯罪行为,受到的处罚更为严厉。

  • 饮酒驾驶处罚标准
  • 二轮摩托车未悬挂牌照的处罚
  • 醉驾吊销5年有什么办法?一般情况下醉驾多久开庭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