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利益是对立的,工人们意识到必须团结起来,才能适应与资产阶级的斗争,维护自身利益并取得胜利。
(一)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和参加企事业的民主管理
1. 工会参与法律、法规的起草:工会在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上的人民政府研究起草法律或法规时,对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同级工会的意见。
2. 工会参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参与研究制定工资、物价,安全生产以及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重大政策、措施: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应当听取同级工会的意见。
3. 各级人民政府可以采取适当方式研究解决涉及职工利益的问题。
4. 工会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企业管理。
(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1. 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进行调查。
2. 维护职工的劳动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包括劳动就业、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方面的内容。
3. 工会有权参加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工作,支持和帮助职工进行诉讼。
4. 工会有权对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提出解决的建议,参与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
5. 工会参与停工、怠工事件等情况的调查处理。
(三)动员和组织职工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 动员职工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劳动,爱护国家和企业的财产,遵守劳动纪律,发动和组织职工努力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
2. 组织职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技术协作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发展社会生产力。
3. 协助企事业单位行政方面办好职工集体福利事业,做好劳动工资、劳动保护和劳动保险工作。
(四)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技术素质
工会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民主、法制、纪律教育,以及科学、文化、技术教育,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技术、业务素质,使职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
(五)协助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行政开展
工会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作,维护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工会与政府之间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相互支持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工会要支持协助政府开展各项工作,政府也要支持工会参政议政,实行民主监督。
要约的生效日期和承诺期限的相关法律问题。在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下,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到达主义原则得到体现。同时,还探讨了送达的定义、撤回或修改要约的权利、数据电文形式的要约的到达时间等问题。关于承诺期限,如果约定了期限,受要约人应在期限内接受要
交通肇事罪的法律定义、构成要件和相关法律依据。该罪行主体是年满16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法规并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法律依据包括《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通知以及各部门颁布的相关
停车场刮蹭逃逸的后果,指出其可能构成肇事逃逸。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肇事逃逸等特定行为将受到罚款或拘留等处罚。关于逃逸行为的法律性质,存在三种主要观点:“罪后表现说”、“独立行为说”和“分别情况说”,每种观点对逃逸行为的定义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