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标准 > 动迁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动迁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时间:2019-08-09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626

国家规定对被征土地及房屋都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金,那么,动迁补偿标准是怎样的呢?动迁补偿的方式有哪些呢?请大家阅读下面的文章了解!

动迁补偿标准

补偿方式

货币补偿

货币补偿是通过不同的法定依据由专业的评估机构对被拆迁房屋进行专业的估价,生成有据可循的多远组成的补偿金额。以下介绍三种法定评估依据:

市场评估价是指被拆迁房屋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是由符合规定的专业估价机构,根据估价目的,遵循估价原则,按照估价程序,选用适宜的估价方法,并在综合分析影响房地产价格因素的基础上,对房地产在估价时点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进行估算和判定的活动。

商品房交易均价是指同区域同类型普通住宅商品房交易平均价格,由相关部门每季度定期汇总测定并公布。

重置价是指由估价机构采用估价时点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按估价时点的价格水平,判定出重新建造与估价对象具有同等功能效用的全新状态的建筑物的正常价格。

上述三种价格都是拆迁补偿的法定依据,但用途各有不同,在不同情形下分别适用。

产权置换

产权置换也被称作产权调换,根据评估方法不同,有两种置换方式。价值标准产权置换指的是依照法定程序,通过对被拆迁人房屋的产权价值进行评估,之后再以新建房屋的产权予以价值的等价置换。面积标准产权置换指的是以房屋建筑面积为基础,在应安置面积内不结算差价的异地产权房屋调换。

产权置换分为两种形式:

异地安置。异地安置是指由于开发商项目不涉及住宅或由于该地块容积率原因,不能进行回迁安置,只能选择在其他地块上新建安置房,再通过产权的增减尽量以等价价值做到产权置换。

回迁安置。回迁安置是指开发商拆迁重建项目能够完成回迁安置,通过产权置换比例完成回迁安置。

附: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在拆迁补偿上都有设定人均最低面积,如上海人均最低面积为22㎡。

两者相结合的补偿方式

顾名思义,这种补偿方式就是指既给货币补偿又给产权置换。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其他诸多客观因素,导致房价和地价的虚高,因此造成了诸多不能够单单用货币补偿或者产权置换解决的问题,所以就出现了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相结合的补偿方式。

(一)房屋拆迁补偿计算标准

(1)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合法拥有房产评估价格+房屋装修装饰商定补偿金额(或经评估确定的房屋装修装饰补偿金额)

(2)房屋拆迁补偿差价=合法拥有房产评估价格+房屋装修装饰商定补偿金额或经评估确定的房屋装修装饰补偿金额)-被拆迁人获得调换产权的房屋的评估价格

(二)房屋拆迁安置费计算标准

(被拆迁人或承租人)房屋拆迁安置费=搬迁补助费+没有提供周转房情况下的临时安置补助费+超过过渡期限的临时安置补助费+非住宅房屋因停产、停业造成的损失赔偿费

注:

1、如果拆迁人提供周转房且拆迁房屋使用人居住,则公式第二项补助费为0;

2、如果拆迁房屋属住宅房屋,则公式第四项赔偿费为0。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动迁评估的次数

    动迁评估的次数和流程。通常只进行一次评估,但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进行多次。评估机构由征收方指定,而非被拆迁人协商选定。最新拆迁评估办法规定了补偿方式和标准,包括货币补偿和房屋产权调换。拆迁评估流程包括前期洽谈、现场勘察、签订评估合同、外业入户评估、内业

  • 国家动迁赔偿标准

    本文介绍了国家动迁赔偿标准,包括房屋补偿费、周转补偿费和奖励性补偿费等内容。同时,还介绍了拆迁补偿纠纷的处理方法,包括行政裁决、司法强制和民事仲裁或民事诉讼等途径。最后,文章提到了拆除补偿的法律依据,即《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总之,对于拆迁

  • 脚大拇指骨折如何判定工伤等级?

    昌图县的动迁补偿标准是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来确定的。拆迁补偿包括房屋补偿费、周转补偿费和奖励性补偿费等。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为明确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拆迁冻结是在决定拆迁之前,对拆迁区域内的房产进行评估

  • 单位福利房动迁补偿政策解读与权益保障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了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和标准。首先是医疗费,根据患者治疗医疗费用进行计算,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如果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按照基本

  • 农村违章建筑拆除赔偿法律问题解析
  • 杨树动迁赔偿标准
  • 上海企业动迁员工赔偿是怎么规定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