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职工的辞职行为是否有效
时间:2024-06-30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中民法总则的规定,进行民事活动的时候,行为人需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民事行为能力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民事行为一般是无效的,那么精神病职工的辞职行为是否有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精神病职工的辞职行为是否有效
引言
根据《民法典》(2021.1.1生效),成年人若无法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将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此情况下,该人的民事法律行为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然而,该人仍可独立进行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此外,《民法典》生效后,与之相冲突的条例将被废止。
背景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生效前,根据第十三条,无法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活动需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而对于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其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进行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此外,根据第五十八条,以下民事行为无效:(1)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无法独立实施的行为。
案例分析
在本案中,郭某在其工作期间患上精神疾病。根据上述规定,郭某在病发期间所作出的民事行为应被视为无效。因此,双方仍应维持劳动合同关系。
结论
根据《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精神病职工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情况下,其辞职行为应被视为无效。因此,劳动合同关系仍然存在。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及其职责,包括公务员主管部门代表、聘任单位代表、工会组织代表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员工违纪时公司扣工资的合法性,包括代扣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用等,以及公司可以扣发员工工资的其他情况,如劳动合同约定和公司规章制度等。此外,还指
-
如何判定严重失职行为
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如何判断其是否因严重失职行为给用人单位带来重大损失。文章介绍了两种严重失职行为,包括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行为和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并以一个大型中外合资企业案例说明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企业依据明确的规章制度,成功证明了
-
事业单位自动离职的认定
事业单位自动离职的认定标准及相关法律问题。包括劳动者离岗未归的主观意愿、未履行手续或未经批准以及超过规定时限的认定。同时,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需审查其合法性,包括规章制度合法性、解除劳动合同决定的合规性。在处理劳动纠纷时,既要保护劳动者权益,也要
-
精神病患者能签订离婚协议书吗
我国《婚姻登记条例》才规定,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其离婚登记申请。也就是说,这样的人离婚不能用“协议”方式,而必须通过诉讼,让法院来判决。不能与精神病患者“协议”离婚。如不能协议离婚,则只
-
什么情况不能与精神病患者协议离婚
-
精神病患者要怎么离婚
-
如何判定民事行为能力欠缺的人签订的安置协议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