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职工的辞职行为是否有效
时间:2024-06-30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中民法总则的规定,进行民事活动的时候,行为人需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民事行为能力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民事行为一般是无效的,那么精神病职工的辞职行为是否有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精神病职工的辞职行为是否有效
引言
根据《民法典》(2021.1.1生效),成年人若无法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将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此情况下,该人的民事法律行为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然而,该人仍可独立进行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此外,《民法典》生效后,与之相冲突的条例将被废止。
背景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生效前,根据第十三条,无法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活动需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而对于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其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进行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此外,根据第五十八条,以下民事行为无效:(1)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无法独立实施的行为。
案例分析
在本案中,郭某在其工作期间患上精神疾病。根据上述规定,郭某在病发期间所作出的民事行为应被视为无效。因此,双方仍应维持劳动合同关系。
结论
根据《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精神病职工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情况下,其辞职行为应被视为无效。因此,劳动合同关系仍然存在。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对员工岗位调动的合法性
公司对于员工岗位调动的合法性。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不能随意调动员工岗位,必须满足特定条件。对于因工作需要的平行调动,薪资原则上不低于调动前的水平;个人原因提出的调动,薪资参照调动前后的水平及岗位薪资就近定薪。规定适用于等级工资制员工,不适用于计件
-
员工工作效率低是否可成为解雇的合法理由
员工工作效率低是否可以作为解雇的合法理由。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符合特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工作效率低下应被视为劳动者无法胜任工作的表现,但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
用工单位延长工作时间的法律规定
用工单位延长工作时间的法律规定以及关于休息日权利的案例分析和法律依据。用工单位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必须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同时,《劳动法》规定用工单位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王某作为合资大酒店的服务员,因没有休息日而与酒店发生争议,
-
抚养权与监护权能不能公证
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子女抚养权协议书可以去公证处公证。《公证法》明确了公证机关办理公证事项的范围以及不予办理公证的九种情形。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无父母
-
什么情况不能与精神病患者协议离婚
-
精神病患者要怎么离婚
-
如何判定民事行为能力欠缺的人签订的安置协议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