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至2009年1月,张某因经营肉鸡养殖厂,向王某赊购饲料,共欠货款183240元。张某在支付了部分货款后,尚欠53000元货款未付,并于2010年11月20日向王某出具欠条一张,约定于2012年12月30日前支付剩余货款。经王某多次催促未付而成讼,经法院调解张某同意于2014年6月30日前支付货款53000元并按年利率6.15%计付利息,计算时间自2013年1月1日起至货款清偿日止。逾期仍未付,王某无奈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经法院调查发现,张某系某中学退休老师,每月工资3700多元。2014年9月法院遂依法裁定每月提取其工资2500元用以偿还所欠货款。此时处于诉讼阶段,尚未取得裁判文书的温-方得知法院正在执行被执行人张某的工资,遂向法院提出参与分配的申请,请求保留其享有的债权比例。
已由法院扣划、提取的被执行人的工资收入,尚未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温-方能否参与分配?对此,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意见。
认为,温-方未取得执行依据前没有资格参与分配。只有待取得执行依据后,对之后提取的工资收放按债权比例参与分配。
认为,温-方有资格参与分配。因为温-方具有可期待的债权利益。
认为,温-方在申请参与分配时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对裁定冻结提取的工资收入进行保全,待取得生效法律文书后再按债权比例参与分配。
本文赞同第一种意见,主要有以下理由:
规定,尚处于诉讼阶段未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无权申请参与法院已经采取强制措施的财产或财产性收入的分配。
规定,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须有执行依据。而在本案中,温-方并没有法律规定的执行依据。
规定,申请参与分配的债权人应提交申请书,并附有执行依据。处于诉讼阶段的债权没有经过法定程序进行确认,对债权的性质、数额等情况并不清楚,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可能存在争议,最终债权人诉请的债权能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尚处于未知状态。如果仅凭温-方诉请的债权已经进入诉讼程序而可以申请参与分配,将对已经取得执行依据已经进入执行程序的债权人王某不公平。
规定,已经由法院采取强制措施的财产或财产性收入,不能再次进行保全。法院依法作出的裁定扣划提取工资的性质就是保全张某的工资收入因其他原因而减少,从而影响法院正当的执行。
公司如何确定年终奖基数的问题。文章指出,年终奖的计算方式和意义应被正确认识,作为正向激励导向的部分,不应被视为成本或负担。企业应通过制定年度激励计划来激励员工,从年度绩效目标入手,核算出合理的激励计划。年终奖金应适当平均化并与员工沟通。此外,需要区分
严重失职的法律判定标准以及处理方式。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严重失职导致用人单位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受到法律关注。以案例说明,单位依据合法的规章制度解除严重违纪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仲裁过程中,单位提供的经员工签字认可的《员工手册》成为判定员工是否严重
企业变相降工资是否构成解除合同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变更待遇应通过书面协议进行,工资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不能随意变更。公司调整工资不一定违法,但如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违法。因劳动者拒绝签字而被解雇,劳动者有权要求劳动补偿金,但实际操作中存
为何公司会压低工资,介绍了压低工资的时间成本和约束、工资的定义和类型,以及投诉公司不发工资的方法和劳动者在维权中的注意事项。公司为了节省时间和进行员工约束可能会压低工资,而劳动者可以通过确认劳动关系、协商要求补发工资、投诉劳动局或劳动仲裁委以及提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