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土地是一种特殊的财产,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是土地的公有制基础。因此,企业对土地的占有并不是所有权的占有,而是使用权的占有。企业对土地享有的权利是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因此,当企业以土地出资时,出资的对象是土地的使用权,而不是土地的所有权。
出资的土地使用权必须是国有土地的使用权,而不能是集体土地的使用权。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只有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作为财产权进行转让。因此,如果集体组织想要以集体所有的土地对外投资,必须先将集体土地通过国家征用的途径转变为国有土地,然后通过土地出让的方式获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才能进行有效的投资。
出资的土地使用权只能是出让土地的使用权,而不能是划拨土地的使用权。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分为划拨土地使用权和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资的土地使用权是一种营利性的投资行为,因此只能以有偿取得的出让土地使用权进行出资。划拨土地的使用权只能由原使用人自己使用,不能用于对外投资。
出资的土地使用权应该是没有权利负担的。由于使用者的经营行为,土地使用权常常会背负抵押权等权利负担。这种存在权利瑕疵的土地使用权不仅受到法律和抵押权人等其他权利人的限制,还可能导致财产价值贬损甚至完全失去投资价值。因此,出资的土地使用权不应该有权利负担,并且出资人应该承担免除土地负担的义务。
根据公司法第27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不得作为出资财产的除外。对于非货币财产的出资,应当进行评估作价,并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低估作价。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
根据《加强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评估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企[2009]46号)的规定,以下情况需要进行资产评估:投资人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用作出资的非货币财产与评估基准日时的资产状态、使用方式、市场环境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或者评估假设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导致资产价值发生重大变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事项。非货币财产的出资评估应委托依法设立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
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规定,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在合并、分立、改制、转让重大财产、对外投资、清算等情况下,以非货币财产出资或其他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情况下,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资产评估。评估应委托符合条件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机构和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评估执业准则,独立、客观、公正地对受托评估的资产进行评估,并对评估报告负责。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权利。农民拥有维护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预征知情权、调查结果确认权等权利。同时,政府有义务公告征地批复结果、土地补偿方案等。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有权对补偿标准提出异议,拒绝未全额支付补偿费的政令,并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进行举报。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的出资方式,包括货币出资、实物作价出资、工业产权出资和土地使用权出资等。同时,文章也介绍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的区别,如股权表现形式差异和股东人数的限制等。
合伙企业的财产范围及性质。合伙企业财产包括合伙人出资形成的财产和合伙经营创造及积累的财产。合伙人出资财产中,不同出资形式反映的性质不同。出资人使用土地、房屋等权利出资并不丧失所有权,合伙企业只有使用权和管理权。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归合伙人共有,管理使用
依据我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有限合伙人以实物出资的,要对实物的价值进行评估,评估机构由合伙协议或者合伙人协商确定。第六十四条 有限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作价出资。退伙即个人合伙的退出,是指合伙人退出合伙经营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