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关系中,如果用人单位非法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合法途径来讨要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和《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出具工资欠条或达成支付协议后不按约定履行支付义务,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申请支付令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和《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九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劳动监察应当受理投诉,并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如果逾期不支付,劳动监察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赔偿金额为拖欠工资的百分之五十至一百。
投诉可以口头或书面进行,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劳动争议仲裁是追索劳动报酬的有效途径,通常可以最终解决争议。劳动争议仲裁由用人单位住所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仲裁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提交复印件时,需要将原件提交给仲裁委员会查验。
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七条第四款的规定,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适用特殊时效,从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之日起计算,有效期为一年。
公司如何确定年终奖基数的问题。文章指出,年终奖的计算方式和意义应被正确认识,作为正向激励导向的部分,不应被视为成本或负担。企业应通过制定年度激励计划来激励员工,从年度绩效目标入手,核算出合理的激励计划。年终奖金应适当平均化并与员工沟通。此外,需要区分
严重失职的法律判定标准以及处理方式。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严重失职导致用人单位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受到法律关注。以案例说明,单位依据合法的规章制度解除严重违纪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仲裁过程中,单位提供的经员工签字认可的《员工手册》成为判定员工是否严重
企业变相降工资是否构成解除合同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变更待遇应通过书面协议进行,工资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不能随意变更。公司调整工资不一定违法,但如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违法。因劳动者拒绝签字而被解雇,劳动者有权要求劳动补偿金,但实际操作中存
新《民法典》对于个人放高利贷的法律规定。新法禁止高利放贷,个人放高利贷的行为本身是合法的,但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3自贡个人放贷产生的催讨行为若涉及非法行为则会受到法律制裁。此外,超过利率规定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个人放高利贷在法律上通常视为民事经济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