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利用 > 土地使用权 > 如何判断土地承包纠纷中的当事人适格

如何判断土地承包纠纷中的当事人适格

时间:2019-08-09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794

怎样判断土地承包纠纷中的当事人适格

案情简介:如何判断土地承包纠纷案中的当事人适格

2013年年初,王某经熟人介绍欲承包吴某所在村土地,时吴某任该村村支书兼村民委员会主任,经协商,王某决定承包以300元/亩的价格承包30亩土地,承包期限为30年,并预交了五万元的承包款,随即吴某便将该五万元承包款以村委会名义交到了乡财政所进行了资金代管。在丈量完土地后,王某发现该土地实际面积与吴某当时承诺的30亩出入较大以及交通不便等原因,遂决定不再承包该土地,并将吴某告上法庭要求其返还承包款五万元。

法院判决:不是本案适格被告

吴某不可以充当本案中的适格被告。理由是:吴某是以村委会主任兼村支书的身份与原告王某进行协商的,在收到五万元承包款后,亦是以村委会的名义将该笔款项交付到了乡财政所进行资金代管,并未为自己谋取私利。

律师说法:关于本案法律分析

当事人适格,又称为正当当事人,是指对于具体的诉讼,有作为本案当事人起诉或者应诉的资格。它与作为纯粹形式上的当事人不同,形式上的当事人仅以原告客观上主张为准,作为原告就是向法院起诉要求请求权利保护的主体。而当事人适格则是指对本案的诉讼标的,谁应当有权要求法院作出判决和谁应当作为被请求的相对人。当事人适格必须以有诉讼权利能力为前提,无诉讼权利能力肯定不适格,但有诉讼权利能力不一定适格。在判断当事人是否适格时当事人能力是一个前提性问题,但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本案中,被告是一个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即其具备诉讼权利能力,但这仅仅表明他可以以当事人的身份参加诉讼,并不能完全确定其是本案中的适格当事人。它与法律关系本身是否存在是两回事,而是要从形式上认定作为诉讼标的的法律关系应当在何特定当事人之间解决才具有法律意义。本案中的诉讼标的为五万元承包款,法律关系为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其争议的焦点就在于被告吴某与原告王某的协商行为是吴某的个人行为还是职务行为。根据审理查明的事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判断:1.原告在与被告洽谈过程中明知被告是该村村主任,且其承包的土地也属于村集体所有;2.被告收取了原告的五万元虽以个人名义向其出具的收到条,但被告随后将该款以村委会的名义交到了所在乡财政所,其个人并未从中获取利益。据此,可以认定被告的行为系职务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因此吴某并不是本案中的适格被告。

律师推荐:北京律师  浙江律师   深圳律师   江苏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被征收农民的权利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权利。农民拥有维护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预征知情权、调查结果确认权等权利。同时,政府有义务公告征地批复结果、土地补偿方案等。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有权对补偿标准提出异议,拒绝未全额支付补偿费的政令,并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进行举报。

  • 机动车撞人责任的认定原则

    机动车撞人责任的认定原则,遵循《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依据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来判断责任归属。包括单方过错、多方过错、无过错交通意外事故及故意造成事故的处理原则,同时提到了逃逸和毁证行为带来的责任问题。

  • 一、欠条作为证据的认定

    欠条作为证据在认定家庭共同债务中的争议。不同地区法院会根据证据属性和情况来判断其证明力,一般不轻易认定夫妻一方提交的欠条。此外,对于借款合同等凭证和证人作证的情况,法院也不应直接认定是否存在共同债务。为了保护债权人和避免不公平情况,法院应告知当事人可

  • 法院调取的证据谁举证

    民事审判中证据真实性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对于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提供的证据不认可的情况,支持提供方负有举证责任的观点。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应对自己提交的证据的真实性进行证明。同时,法官在审核证据时应谨慎判断,对于真实性存疑的证据不予认可

  •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 一、合同诉讼证据的分类
  • 交通事故救助金怎么算的
土地利用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