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脑外伤是轻伤还是重伤需要到相应的鉴定机构鉴定后才可得知。
评定时机
凡是以原发性损伤为主要评定依据的,原则上在3个月以内进行。凡是以容貌损害或者器官(脑、听器、视器等)、肢体功能损害为主要评定依据的,须观察、检测损伤后果或者结局的,一般在损伤后3个月至6个月以内进行;凡是疑难、复杂、一时不能确定损伤程度的,可以在治疗终结或者状态稳定后6个月以内进行。对于涉及容貌损害或者功能损害未到损伤程度评定时机的,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原发性损伤及其并发症直接对照标准做出预检意见(结论)并对有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加以说明;必要时可待到损伤程度评定时机时进行复检,做出鉴定结论。
鉴定人权利
鉴定人有权要求委托方提供鉴定所需材料。有权了解与鉴定有关的案情,查阅案卷,调阅病历,勘查现场等。有权向当事人询问与鉴定有关的问题。有权依照医学原则对被鉴定人进行身体检查和进行必要的特殊仪器检查等。有权因专门知识的限制或者鉴定材料的不足而拒绝鉴定。
鉴定人义务
鉴定人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全面、细致、科学、客观地进行检验并作记录。必须正确及时地作出鉴定结论,解答委托机关提出的与鉴定有关的问题。必须依法回避,依法出庭参加诉讼,保守案件秘密和个人隐私。必须妥善保管委托鉴定的有关材料。
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问题。初次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若购买工伤保险则由保险基金支付;再次鉴定费用由申请人预先缴纳,结论不一致时由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承担;复查鉴定费用同样由申请人预先缴纳,结论不一致时由相关责任方承担。
苏州的伤残赔偿标准,包括伤残补助金的支付标准、计算方法以及伤残等级划分标准。文章详细说明了不同伤残等级对应的补助金支付月数,并解释了本人工资的计算方法。同时,文章还通过实例说明了伤残补助金的计算过程。最后,文章概述了不同伤残等级的具体划分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的必要性。劳动能力鉴定是确定劳动者因工伤致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过程,不仅提供公平结论,也是劳动者退休、退职的依据。其正确结论为调换工作岗位和恢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保障职工享受物质帮助和劳动就业权利,并为工伤认定提供政策、标准依据。该
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伤残鉴定标准,详细介绍了重伤、轻伤、轻微伤三个不同等级的具体鉴定情况,并阐述了受害者家属的赔偿问题,包括医疗费用和误工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