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劳动能力鉴定 > 劳动能力的丧失分为哪几种类型

劳动能力的丧失分为哪几种类型

时间:2024-05-03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9738
劳动能力丧失的类型根据劳动能力丧失的伤残鉴定根据时间可分为暂时性劳动能力丧失和永久性劳动能力丧失。暂时性劳动能力丧失是指损伤或疾病致使机体功能障碍,经一段时间的治疗痊愈后,其劳动能力可以恢复;永久性劳动能力丧失是指损伤造成的劳动能力下降或丧失,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治疗仍不能恢复或仅能部分恢复。劳动能力的丧失根据其表现程度一般伤残鉴定可分为四种: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是指损伤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缺失、严重缺损或畸形,使得受损的组织器官完全丧失功能或存在严重功能障碍,无法执行其正常功能。这种情况下,受害者需要特殊的医疗依赖,并且需要完全或大部分护理依赖。如果离开这种特殊环境,受害者将面临死亡或无法正常生活的风险。一些例子包括植物状态、高位截瘫和重症肌无力。

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是指损伤或疾病导致组织器官大部分缺失或明显畸形,使得受损器官功能受到中等度以上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需要一般性的医疗依赖,并且有时需要他人的帮助。如果脱离这种环境,受害者可能会面临生命危险。一些例子包括偏瘫、中等程度的智力低下和频发性的癫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申请鉴定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等。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审核材料,组织鉴定并作出结论,伤情复杂的可延长鉴定时间。专家组根据工伤职工伤情提出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意见出具鉴定结论书

  • 《工伤保险条例》中的劳动能力鉴定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劳动能力鉴定的规定。规定指出,职工发生工伤并治疗后伤情相对稳定且存在残疾或对劳动能力产生影响时,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将被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到十级不同程度。

  • 劳动能力鉴定复查对仲裁程序的影响

    劳动能力鉴定复查对仲裁程序的影响。文章指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包括初次鉴定、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当工伤职工申请复查鉴定后,仲裁程序可能会受到影响,可能中止等待复查结果。但具体是否中止仲裁程序取决于复查鉴定的重要性和预计时间,仲裁机

  • 车祸逃逸案件的刑事判决与民事赔偿处理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分为综合所得、经营所得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等几种类型。其中,综合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最高税率为45%,最低税率为3%;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最高税

  • 经济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金额及相关法律解读
  • 证券上市有哪几种类型
  • 违约责任是当事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而产生的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