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等级规定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3-09-22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生活中我们听说一些关于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鉴定的情况,如果职工受工伤以后就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有时也会进行伤残等级鉴定,那么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等级规定有什么区别?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劳动能力鉴定与伤残等级鉴定的联系和区别
性质上的联系
劳动能力鉴定是伤残等级鉴定的基础。
程序上的联系
劳动能力鉴定是在伤残等级鉴定之前进行的。
范围上的区别
劳动能力鉴定的范围更广,除了对工伤(包括职业病)进行鉴定外,还包括对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导致的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其主要职能是从医学角度对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状况进行评定。伤残等级鉴定相对更专业、更严格,其职能是对工伤和患职业病的职工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状况进行评定。二者的工作程序和判别依据也不同。然而,对于明显的工伤(包括职业病)案例,伤残等级鉴定可以与劳动能力鉴定同时进行。
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又称劳动鉴定,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工作中因各种原因导致劳动能力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使劳动者部分、大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相关部门在医学方面对其进行鉴别和评定的过程。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仅负责因工伤或因病导致的劳动能力鉴定问题。
伤残等级鉴定
伤残等级鉴定,又称工伤评残,是在劳动能力鉴定技术小组认定工伤职工丧失劳动能力并需要评残的基础上,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的规定,对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的职工伤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和依赖护理程度进行判别和评定。共设有十个级别。
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不仅包括用于工伤的《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还包括用于非工伤的《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以及用于道路交通事故的《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和用于刑事犯罪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申请工伤伤残鉴定
工伤伤残鉴定的申请流程。首先,劳动者发生工伤并治疗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障碍分别分为十级和三级。其次,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市级鉴定委员会应在60日内作出结论,如有需要可延长3
-
肋骨骨折工伤鉴定等级的确定标准
肋骨骨折工伤鉴定等级的确定标准。根据肋骨骨折的数量,超过12根则属于工伤八级。八级工伤包括多种身体伤残情况,如人格改变、单肢体瘫肌力等。鉴定标准参照《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
劳动能力鉴定的要求
劳动能力鉴定的要求和流程。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申请鉴定需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向市级鉴定委员会提出,并提供相关资料。鉴定结论应在60日内作出,如不服,可在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申请。此外,还介绍了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的相关内容。
-
工伤事故赔偿责任下的费用承担
工伤事故赔偿责任下的费用承担问题。包括工伤职工伤残鉴定费用、伤残等级复查鉴定费用、劳动能力鉴定费用、复查和再次鉴定费用以及停工留薪期鉴定费用的承担方。其中,初次伤残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如果购买了足额工伤保险则由保险基金支付;重新鉴定费用由申请人预
-
山西工伤赔偿标准
-
工伤事故之后,何时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时间限制及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