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知识 > 工伤鉴定后是离职好还是不离职好

工伤鉴定后是离职好还是不离职好

时间:2024-01-12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0028
工伤鉴定后劳动者是能够拿到一笔补助金,伤情也慢慢恢复正常了,身体也健康可以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工作。但这时候很多劳动者就会比较犹豫是否要继续工作的问题,那么,工伤鉴定后是离职好还是不离职好?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仔细讲解。

工伤鉴定后的离职与不离职选择

离职不是一个好选择

在工伤鉴定完成后,职工可以选择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而是继续留在原单位工作。这样做可以享受以下赔偿待遇:

1. 医疗费用:根据医疗机构的发票确定。

2. 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间,按照原工资福利支付。原工资是指过去12个月的平均工资。

3. 住院期间护理费和伙食补助费:前提是住院,根据当地标准确定。

4. 交通费和食宿费:前提是在外地就医,根据实际产生的费用及票据确定。

5. 生活护理费:前提是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构成生活自理障碍等级。

6. 辅助器具费:前提是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安装。

7. 劳动能力鉴定费用。

8.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具体金额根据伤残等级确定。

如果职工的工伤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他们应该保留劳动关系并退出工作岗位,按月领取伤残津贴。因此,离职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对于被鉴定为五至六级伤残的职工,用人单位应该安排适当的工作。如果难以安排工作,用人单位应按月发放伤残津贴。

离职是一个好选择

如果职工的工伤被鉴定为五至十级伤残,并且他们选择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他们可以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职工应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并享受以下待遇:

1.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2.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

3. 当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被鉴定为五至六级伤残的职工应享受以下待遇:

1.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2.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如果难以安排工作,用人单位应按月发放伤残津贴,并为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被鉴定为七至十级伤残的职工应享受以下待遇:

1.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2. 如果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总而言之,根据工伤鉴定结果,职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离职和不离职都有各自的利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决策。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医鉴定的时机和申请流程

    法医鉴定的时机和申请流程。对于伤残鉴定,建议在伤后三个月进行,对于可能构成重伤的情况也需要在伤后三个月再次鉴定。轻微伤则建议在伤后立即鉴定。申请流程包括及时报案、就医、保全固定损伤情况并及时进行法医鉴定。鉴定结果会影响立案和诉讼。需要注意的是,法医鉴

  • 工伤伤残鉴定费用及申请材料

    工伤伤残鉴定的费用及所需申请材料。申请鉴定需提交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有效身份证明等。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包括初次鉴定、重新鉴定和复查鉴定的费用。如果购买了工伤保险,费用由保险基金支付。若初次鉴定的申请由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提出,费用需

  • 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规定。用人单位需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后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发生的工伤待遇及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同时,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也可在限定时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认定申请。此外,还

  • 打架派出所案件结案时间规定

    打架派出所案件的结案时间规定。根据公安部125号令,结案期限一般为30日,复杂情况可延长30日。鉴定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如因被处理人逃跑等客观原因无法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公安机关会继续调查取证,并依法处理。

  • 单位申请设立鉴定机构的条件
  • 工伤鉴定的法律原则与程序
  • 一级伤残划分依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