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七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一般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除非本法另有规定。
当当事人双方或一方全部未履行合同义务,提起诉讼时,如果当事人在诉讼请求中明确要求全部履行合同,应以合同总金额加上其他请求金额作为诉讼标的金额,并据此确定管辖级别。如果当事人在诉讼请求中要求解除合同,应以具体的诉讼请求金额来确定诉讼标的金额,并据此确定管辖级别。
当事人在诉讼中增加诉讼请求导致诉讼标的金额超过受诉法院管辖权限时,一般不再变动。但是,当事人故意规避有关管辖规定的情况除外。
根据级别管辖规定,应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上级人民法院交由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时,该下级人民法院不得再交给其下级人民法院审理。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以下民事案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重大涉外案件指的是争议标的额大、案情复杂或居住在国外的当事人人数众多的涉外案件。
除了以上情况,中级人民法院还管辖以下第一审民事诉讼案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对仲裁协议效力提出异议由哪一级人民法院管辖问题的批复,当事人协议选择国内仲裁机构仲裁后,一方对仲裁协议效力提出异议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该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由被告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问题的解释,商标民事纠纷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较大城市确定1-2个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商标民事纠纷案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可以确定若干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专利纠纷第一审案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件由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的市、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审涉外民商事案件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其他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以上中级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由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确定。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是指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民事案件。具体标准请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整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的通知。根据通知的规定:
解放军军事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在1亿元以上的一审民商事案件,大单位军事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一审民商事案件。
对于重大疑难、新类型和在适用法律上有普遍意义的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可以由上级人民法院自行决定由其审理,或者根据下级人民法院报请决定由其审理。
通知中还明确,本通知调整的级别管辖标准不适用于知识产权案件、海事海商案件和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包括:
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开展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工作的背景和重要性。由于部分地区司法环境欠佳和行政案件分布不均等问题,最高法提出在部分中级人民法院开展试点工作。此举旨在通过行政案件管辖制度改革,改善司法环境,统一司法标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并保障人民群众
侵权责任纠纷的管辖约定。我国法律规定,侵权纠纷双方可在协议中约定管辖权,但仅限于侵权行为发生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合同双方可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管辖法院,但需注意约定仅适用于一审民事案件、合同纠纷,且必须明确、采用书面形式,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
管辖权转移的次数问题,指出没有具体规定次数。文章介绍了《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的相关规定,即上级法院有权审理下级法院管辖的民事案件,并阐述了移送管辖的适用条件及“不得再自行移送”的含义,以确保移送案件的法院对接受移送的法院有约束力,避免法院间推诿或争
确定级别管辖的依据及规定的重要性,包括案件性质、繁简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文章还提及管辖权异议的重要性,以及地域管辖和异议处理的法律依据。目前存在下级法院向上级法院请示报告等问题,规范级别管辖成为最高法院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