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管辖 > 民事地域管辖 > 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有何区别

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有何区别

时间:2023-10-02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2737
诉讼是处于平等对抗地位、有纠纷的双方向处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诉其纠纷,并请求裁判方解决其纠纷的活动。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

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的区别

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的定义

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是民事案件受理权限和分工的不同方式。级别管辖涉及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和分工,用于确定某一案件应由哪一级人民法院管辖。而地域管辖涉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和分工,用于确定某一案件应由哪一个人民法院管辖。

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的关系

地域管辖是在级别管辖的基础上进行划分的。只有在级别管辖明确的前提下,才能确定地域管辖。因此,要最终确定某一案件的管辖法院,必须先确定级别管辖,然后通过地域管辖进一步具体落实受诉法院。

地域管辖的确定

地域管辖主要根据当事人住所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或者法律事实所在地来确定。具体而言,当事人住所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或者法律事实发生地、结果地在哪个法院辖区,案件就由该地人民法院管辖。

地域管辖的分类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地域管辖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一般地域管辖:根据案件发生地、当事人住所地或者诉讼标的物所在地确定管辖法院。2. 特殊地域管辖:根据特定法律规定的地域管辖范围确定管辖法院。3. 专属管辖:根据特定法律规定,某些案件只能由特定法院管辖。4. 共同管辖:当两个或多个法院都具有管辖权时,可以由其中任何一个法院受理。5. 协议管辖: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选择特定法院受理案件。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在民事案件受理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地域管辖主要根据案件发生地和当事人住所地等因素确定管辖法院,而级别管辖则是在确定地域管辖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和分工。了解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的区别对于正确确定管辖法院,确保案件得到妥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治安案件的跨地域抓捕问题

    治安案件的跨地域抓捕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异地抓捕。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但如果居住地公安机关更适宜管辖,也可以由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涉及特定案件的除外。公安机关在抓捕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确

  • 民事诉讼中的地域管辖及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中的地域管辖及相关规定。地域管辖是根据案件性质和当事人地域情况确定管辖范围。民事诉讼中,以“原告就被告”为基本原则,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若被告住所与居住地不一致,则由居住地法院管辖。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地域管辖做出详细规定,

  • 原告就被告原则与两便原则的关系与冲突

    原告就被告原则与两便原则在行政诉讼案件中的关系和冲突。地域管辖遵循了原告就被告原则,体现了两便原则的精神内涵,便于群众诉讼和法院行使审判权。然而,在实践中,原告就被告原则也存在一些冲突,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特殊性和公正审判原则,适当调整应用。

  • 确定级别管辖的依据及规定的重要性

    确定级别管辖的依据及规定的重要性,包括案件性质、繁简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文章还提及管辖权异议的重要性,以及地域管辖和异议处理的法律依据。目前存在下级法院向上级法院请示报告等问题,规范级别管辖成为最高法院关注的问题。

  • 普通船舶租赁的管辖法院
  • 一、我国涉外离婚案件的地域管辖原则
  • 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及其特殊性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