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有何区别
时间:2023-10-02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诉讼是处于平等对抗地位、有纠纷的双方向处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诉其纠纷,并请求裁判方解决其纠纷的活动。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
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的区别
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的定义
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是民事案件受理权限和分工的不同方式。级别管辖涉及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和分工,用于确定某一案件应由哪一级人民法院管辖。而地域管辖涉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和分工,用于确定某一案件应由哪一个人民法院管辖。
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的关系
地域管辖是在级别管辖的基础上进行划分的。只有在级别管辖明确的前提下,才能确定地域管辖。因此,要最终确定某一案件的管辖法院,必须先确定级别管辖,然后通过地域管辖进一步具体落实受诉法院。
地域管辖的确定
地域管辖主要根据当事人住所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或者法律事实所在地来确定。具体而言,当事人住所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或者法律事实发生地、结果地在哪个法院辖区,案件就由该地人民法院管辖。
地域管辖的分类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地域管辖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一般地域管辖:根据案件发生地、当事人住所地或者诉讼标的物所在地确定管辖法院。2. 特殊地域管辖:根据特定法律规定的地域管辖范围确定管辖法院。3. 专属管辖:根据特定法律规定,某些案件只能由特定法院管辖。4. 共同管辖:当两个或多个法院都具有管辖权时,可以由其中任何一个法院受理。5. 协议管辖: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选择特定法院受理案件。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在民事案件受理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地域管辖主要根据案件发生地和当事人住所地等因素确定管辖法院,而级别管辖则是在确定地域管辖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和分工。了解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的区别对于正确确定管辖法院,确保案件得到妥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广告合同履行地的管辖问题
广告合同的履行地的管辖问题。首先,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司法解释和合同法的规定,确定了不同情况下广告合同的履行地。其次,在审判实务中,以合同双方约定为准确定合同履行地,如合同无约定则结合诉讼请求和合同履行义务确定。最后,对于约定不明确或未履行的合同,由被
-
侮辱罪的管辖法院确定方式
侮辱罪的管辖法院确定方式。刑事案件一般由犯罪地法院管辖,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分子实际取得财产的地点。被告人的居住地也可管辖。对于通过网络实施的侮辱罪,被害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如证据不足,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
-
伪造印章罪的管辖问题
伪造印章罪的管辖问题,包括犯罪地、被告人居住地的管辖原则,以及针对特殊情况如原告住所地法院的管辖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体要件。
-
协商管辖的限制
协商管辖的限制,包括适用案件类型、适用审级、表现形式和法院选择等方面的限制。协商管辖仅适用于特定类型的合同纠纷,并且必须以书面协议的方式进行。同时,协商管辖必须符合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选择的法院必须在特定范围内。此外,还介绍了协商管辖的概念及相
-
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约定不明确的处理方式
-
民间一般借贷担保人的时效
-
海事诉讼管辖及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