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管辖的裁定不得声明不服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的时候,当事人不能声明不服。在我国并没有此规定。但是德国、日本法律有此规定。
根据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37条的规定,对于申请指定管辖法院的裁判,可以不经过言词辩论。而对于法院指定的裁定,不得声明不服。
根据日本《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10条的规定,第1款规定了当管辖法院在法律上或在事实上不能行使审判权时,该法院的直接上级法院,根据申请,可以以裁定方式指定管辖法院。第2款规定了当由于法院的管辖区域不明而无法确定管辖法院时,有关法院的共同的直接上级法院,根据申请,可以以裁定方式指定管辖法院。而第3款明确规定,对于前两款的规定,不得提出不服声明。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7条的规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时,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时,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时,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特殊原因包括事实上和法律上的原因。事实上的原因指的是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遇到了不可抗力的事由,例如地震、水灾等无法行使管辖权的情况。法律上的原因指的是受诉法院的审判人员因当事人申请回避或者审判人员自行回避,无法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当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应由上级人民法院在其辖区内指定其他适宜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
管辖权发生争议通常是因为法院之间辖区界限不明,或者对法律的规定理解不一致,也有因地方保护主义为其局部经济利益争先立案的情况。不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争议,应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应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根据《意见》的规定,发生管辖权争议的两个人民法院因协商不成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时,如果双方为同属一个地、市辖区的基层人民法院,由该地、市的中级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如果双方为同属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两个人民法院,由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如果双方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协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在向上级人民法院报请指定管辖时,应逐级进行。上级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37条的规定指定管辖时,应书面通知报送的人民法院和被指定的人民法院。报送的人民法院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告知当事人。
被告人对上级指定管辖的案件能否提出异议的问题。新疆某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起诉十四师水利建管处后,又提出管辖权异议,但被法院裁定驳回。文章详细阐述了管辖权异议和指定管辖的概念及相关规定,并分析了本案是否构成管辖权异议申请或指定管辖申请。最后,文章强调了
自诉案件的受理程序。人民法院在收到自诉状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决定是否立案并通知自诉人。对于犯罪事实清楚且有足够证据的自诉案件,法院应开庭审判;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自诉人无法提供证据,法院应说服其撤回自诉或裁定驳回。文章还涉及共同侵害人、反诉的条件等相关
我国民事诉讼中在二审期间是否允许提出管辖权异议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原则上不允许在二审期间提出管辖权异议,但涉及到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特殊情况例外。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异议并应诉答辩,法院将认定受诉法院具有管辖权。但需注意,此原则不适用于违反级别
指定管辖的变通问题。当案件管辖权不明确或行使不当的情形下,上级人民法院可以通过指定方式确定下级人民法院进行审判。这种情况分为管辖不明和管辖权不宜行使两种情境。管辖不明时,应在审限内协商解决或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而在不适宜行使管辖权的情况下,应由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