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管辖的裁定不得声明不服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的时候,当事人不能声明不服。在我国并没有此规定。但是德国、日本法律有此规定。
根据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37条的规定,对于申请指定管辖法院的裁判,可以不经过言词辩论。而对于法院指定的裁定,不得声明不服。
根据日本《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10条的规定,第1款规定了当管辖法院在法律上或在事实上不能行使审判权时,该法院的直接上级法院,根据申请,可以以裁定方式指定管辖法院。第2款规定了当由于法院的管辖区域不明而无法确定管辖法院时,有关法院的共同的直接上级法院,根据申请,可以以裁定方式指定管辖法院。而第3款明确规定,对于前两款的规定,不得提出不服声明。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7条的规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时,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时,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时,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特殊原因包括事实上和法律上的原因。事实上的原因指的是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遇到了不可抗力的事由,例如地震、水灾等无法行使管辖权的情况。法律上的原因指的是受诉法院的审判人员因当事人申请回避或者审判人员自行回避,无法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当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应由上级人民法院在其辖区内指定其他适宜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
管辖权发生争议通常是因为法院之间辖区界限不明,或者对法律的规定理解不一致,也有因地方保护主义为其局部经济利益争先立案的情况。不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争议,应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应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根据《意见》的规定,发生管辖权争议的两个人民法院因协商不成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时,如果双方为同属一个地、市辖区的基层人民法院,由该地、市的中级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如果双方为同属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两个人民法院,由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如果双方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协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在向上级人民法院报请指定管辖时,应逐级进行。上级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37条的规定指定管辖时,应书面通知报送的人民法院和被指定的人民法院。报送的人民法院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告知当事人。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的流程。当事人对不服的民事判决、裁定可向检察机关申诉,检察院将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如立案则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抗诉。符合抗诉条件的案件将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抗诉,最终法院将开庭审理。
刑事诉讼中的指定管辖权问题。当案件管辖不明或某法院不宜行使审判权时,上级法院可以指定下级法院审判或移送其他法院。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管辖不明导致互争或推诿时,应在规定审限内协商解决并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二是当出现不宜行使审判权的情况时,上级法院应直接
关于先予执行能否进行拍卖的问题。根据最高法院的相关规定,一旦裁定财产保全或先予执行,执行局有权进行拍卖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当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查封、扣押或冻结时,人民法院应及时采取行动以实现执行目的。
无期徒刑减刑的相关规定及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在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减刑。无期徒刑是一种严厉的刑罚,要求罪犯至少服刑,但法院会根据表现作出减刑裁定。例如,某罪犯被判处无期徒刑后,因立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