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移送管辖审限
时间:2024-08-11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有的时候一些案件会由一个法院移送到另一个法院进行审理。那么究竟什么叫做移送管辖?民事案件移送管辖审限是多长时间?移送管辖的适用条件有哪些?在法律上有没有相关规定?现在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案件的审理期限及移送管辖
移送管辖的定义和实质
移送管辖是指地方人民法院在受理某一案件后,发现对该案无管辖权时,根据法律规定将该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以保证案件的正常审理。移送管辖的实质是对案件进行移送,而不是对案件管辖权进行移送。移送通常发生在同级人民法院之间,但也不排除在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的移送。
适用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移送管辖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案件。对于尚未受理的案件,如果经审查不归本法院管辖,应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2. 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只有依法享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才有权行使审判权,无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无权审理案件。3. 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依法享有管辖权。移送案件的法院只能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移送,不得随意移送。同时,对于本条规定中的“不得再自行移送”的含义,应正确理解和适用。该规定意味着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所作出的移送案件裁定对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具有约束力。接受移送案件的法院必须受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再自行移送。如果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认为自己依法确无管辖权,应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这样的规定既可以避免法院之间相互推诿或争夺管辖权,又可以防止拖延诉讼,及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移送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法院管辖时,应当将该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如果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该院管辖,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与移送管辖不同,管辖权的转移是指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也可以将该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交给下级人民法院审理。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如果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审理。移送管辖所移送的对象是民事案件,而管辖权的转移所移送的是对民事案件的管辖权限。根据《意见》的规定,案件受理后,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权不受当事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变更的影响。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不得以行政区域变更为由将案件移送给变更后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对于判决后的上诉案件和依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案件,应由原审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进行审判。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重审或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再审的案件,应由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再审。在实践中,如果无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已经对案件进行了实体审理,而当事人又未提出管辖权异议,可视为当事人放弃了异议权,也可不必移送管辖,由受理案件的法院继续审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诉讼保全管辖权移送
诉讼保全管辖权移送的相关内容。在当事人提起诉讼且法院已采取诉前保全措施时,应将保全手续移交给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诉前保全适用于涉及金钱或财产纠纷的案件,需满足债权债务关系明确、情况紧急等条件,并由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和提供担保。
-
法院管辖权的异议及处理方式
法院管辖权的异议及处理方式。当事人若对法院管辖权有异议,需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法院会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处理。如异议成立,案件将被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法院;如不成立,异议将被驳回。此制度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益,确保案件在具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维护了司法公
-
一、民事诉讼中对仲裁管辖移送的答辩期限
我国民事诉讼中关于仲裁管辖移送的答辩期限及相关规定。当事人对仲裁管辖移送有异议的,应在收到起诉书副本后的15天内提出异议。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提出答辩状后,法院会进行审查。如果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法院会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
-
移送管辖后当事人救济
移送管辖后当事人的救济问题。文章介绍了案件移送管辖的条件,包括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案件、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无管辖权以及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依法享有管辖权等。同时,文章还阐述了移送案件裁定的约束力以及管辖权的变更情况,包括受理案件后不得因行政区域变更而移
-
民事诉讼法级别管辖限制的规定
-
案件的移送与管辖权的转移有什么区别
-
受移送管辖法院如何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