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 > 开庭审判无判决书是否程序违法

开庭审判无判决书是否程序违法

时间:2024-09-27 浏览:7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3357
很多人以为,法院的判决是开庭后接着宣判的,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当庭宣判的少之又少。所以开庭审判无判决书不一定就是程序违法,除非案件情况非常简单,一般都是择日宣判的,在开庭审理之后,要进行合议,合议后的判决结果还要经过刑事庭庭长审批方可下达判决书。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给大家具体讲解一下。

开庭审判无判决书是否程序违法

开庭审判是指法庭组织对案件事实进行法律调查的过程。在开庭过程中,原告和被告双方将进行证据质证,并进行辩论。法官在听取双方质证和辩论后,将综合整个案件的事实和证据,作出判决。然而,开庭审判并不意味着立即出具判决书,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审理。开庭只是审理案件的一个环节,离最终宣判还需要一段时间。

判决书的发放时间

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判决书的发放时间也有所差异。对于刑事案件,判决书将在开庭后二十天内宣读。而对于民事案件,判决书将通过邮寄的方式发送,一般需要三个月,最长可达六个月。

判决书的公开宣告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公开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都要公开宣告判决。如果当庭宣判,判决书应在十日内发送;如果定期宣判,判决书将在宣判后立即发放。在宣告判决时,法院必须告知当事人有关上诉的权利、上诉期限以及上诉的法院。

何为程序违法

如果法院在未经开庭审判的情况下宣读判决书,那么就违反了法定程序,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的规定,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以下情形之一时,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再审:

  1.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或裁定;
  2. 原判决或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
  3. 原判决或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4. 原判决或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
  5.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需要的主要证据,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但法院未进行调查收集;
  6. 原判决或裁定适用的法律确有错误;
  7. 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未进行回避;
  8.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可归责于本人或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而未参加诉讼;
  9. 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
  10. 缺席判决未经传唤;
  11. 原判决或裁定遗漏或超出诉讼请求;
  12. 据以作出原判决或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
  13. 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或枉法裁判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开庭审的视频直播是否合法

    公开庭审的视频直播合法性以及法律依据。根据相关法律文件,公开庭审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助推司法公开,保障公众知情权,并接受监督。其法律依据包括《民事诉讼法》、《宪法》等。公开审判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增强司法公正和提高办案质量。

  •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直接进行二审是违反程序的。民事诉讼二审流程包括立案、开庭、当事人的履行义务和申请再审等环节。二审法院对上诉或抗诉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 当事人陈述前后矛盾的认定标准

    当事人陈述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矛盾认定标准。一方面,需慎重采用当事人的陈述,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需与其他证据相互补充。另一方面,不应夸大或弱化当事人的陈述效力,法官不应仅凭当事人陈述的前后矛盾等情况直接判断案件事实真伪。同时,法官在庭审中的

  • 一、二审案件的合议庭审理要求

    我国民事诉讼中一、二审案件的合议庭审理要求。对于一审案件,如案件事实清楚、简单、标的额不大,可采用简易程序审理。二审案件必须组成合议庭审理,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不开庭审理,如上诉请求不成立、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等。

  • 民事案件审理时间
  • 江歌案庭审临近,华人境外犯罪中国法律能否对其进行追责
  • 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