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起诉费用:
1、非财产案件受理费
非财产案件,是指因人身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发生争议而提起诉讼的案件。《收费办法》及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6月19日通过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规定,非财产案件受理费在规定的收费幅度内按件计征,涉及财产的部分依不同情况处理:
离婚案件,每件收100元至50元。涉及财产分割的,总额不超过1万元,不另收费;超过1万元的,超过部分按1%收取。
侵害姓名权、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的案件,每件收取50至100元。
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没有争议金额的,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有争议金额的,按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交纳。
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30至50元。
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10元至50元。
破产案件,按照破产企业财产总值依照财产案件收费标准计算,减半交纳,但最高不超过10万元。
2、财产案件受理费
财产案件,是指因财产权益争议提起诉讼的案件。根据《收费办法》的规定,财产案件的受理费,按照争议财产的价值和金额,实行依率递减的原则计算收取。其具体收费标准是:
不满1千元的每件交50元;
超过1千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4%交纳;
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3%交纳;
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2%交纳;
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1.5%交纳;
超过50万元到11313万元的部分,按1%交纳;
超过100万元的部分,按0.5%交纳。
民事诉讼立案需要哪些材料?
1、起诉状
起诉状的基本要求是:原、被告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真实、具体、清楚,诉讼请求明确合法,并应当在起诉状中简明陈述案件事实及起诉理由。
如果是公民个人起诉的,应当在起诉状落款处由起诉人签名,如果是由公司法人单位起诉的,应当加盖单位公章。
2、身份证明文件
办理立案手续时,还应当向法院提供证明起诉人身份的材料。起诉人如果是公民的,应向法院提供起诉人个人的身份证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二代身份证需要复印正反两面)。起诉人如果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当向法院提供法人或其他组织证照或批件,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书。
同时,如果你起诉的被告是公司法人或者其他单位的,根据现在法院的普遍要求,你还得提供在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公司法人的应当是其住所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询的被告基本情况的证明。
3、证据材料
办理立案手续时,还得提供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并制作证据清单,所有证据材料应当编好页码及证据序列号。
4、委托律师的话,需要提交委托手续如:律所公函、授权委托书。
5、其他与案件有关的材料。
犯罪嫌疑人送检前是否一定会被捕的问题。案件移送检察院并不表示犯罪嫌疑人必定被逮捕,逮捕与审查起诉无必然联系。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若有逮捕需求,需提交逮捕申请并经过检察院审批。检察院审查逮捕时,可讯问犯罪嫌疑人及询问证人,辩护
中国民事案件中上诉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上诉到开庭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第二审审结期限有限。同时详细阐述了民事案件上诉的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等。文章还指出
民事诉讼案件开庭时间的相关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开庭时间与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关。简易程序案件当事人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内开庭,普通程序案件需30天后开庭。对于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公告送达期限为60天。民事案件立案及开庭时间具体程序包括立案通知、答辩
法庭审理笔录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法律规定。法庭审理笔录是记录法院裁判案件全部审判活动的书面材料,真实反映庭审过程,具有法律依据。书记员需按法律规定记录法庭审理活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权申请补正笔录。法庭笔录应当在庭审过程中当庭宣读,并在确认无误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