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简易程序 > 简易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由谁确定

简易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由谁确定

时间:2024-04-13 浏览:5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368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审理的方式有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等,而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是有一定范围的,那么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由什么人确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简易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的确定

依据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由人民法院确定,或者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并获得人民法院准许,但不得超过十五日。

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四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由人民法院确定,或者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并获得人民法院准许,但不得超过十五日。如果被告要求书面答辩,人民法院可以确定合理的答辩期间。

告知当事人

人民法院应当将举证期限和开庭日期告知双方当事人,并向当事人说明逾期举证以及拒不到庭的法律后果。双方当事人应在笔录和开庭传票的送达回证上签名或捺印。

当事人同意

如果当事人双方均表示同意立即开庭或缩短举证期限、答辩期间,人民法院可以立即开庭审理或确定近期开庭。

适用简易程序的行政案件范围

法院审理条件

人民法院审理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时,如果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 案件涉及款额二千元以下;- 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

当事人同意

除上述案件以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也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但发回重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

审理程序和期限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一名审判员独任审理,并应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如果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可以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简易程序的优势

办案手续简便

简易程序具有办案手续简便、审理方式灵活、不受普通程序有关规定约束的特点,有利于及时审结案件,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高效配置司法资源

对于人民法院来说,通过简易程序实现案件繁简分流,有利于高效配置司法资源,提高行政诉讼的效率。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和特点。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完成审结,具有起诉方式简便、受理程序简便、传唤方式简便、审判组织简便、庭审程序简便、审限短和重视调解等特点。

  • 交通事故简易程序的法律适用

    交通事故简易程序中的法律适用问题。文章介绍了事故现场处理程序和自行撤离现场后的协商赔偿程序,包括交通警察在事故现场需要记录的信息以及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文章还涉及了交通事故简易程序签字后的起诉问题,包括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时的处理方式

  • 行政处罚的定义与范围

    行政处罚的定义与范围,包括简易和一般程序的运用以及行政监督的重要性。行政制裁的实施是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进行的,其中包括对轻微违法行为的简易程序和对重大违法行为的集体讨论决定。同时,加强行政处罚的监督制度也是必要的,以确保公正和透明。

  • 民事当事人需要注意的举证期限

    民事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一般为十五日,必须在此期限内向法院提交证据。简易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由法院确定,但不得超过十五日。小额诉讼案件的举证期限由法院确定,一般不超过七日

  • 刑事诉讼中简易程序有没有举证期限的规定
  • 简易程序预留答辩期吗
  • 小额诉讼程序是简易程序的一种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