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得根据具体案情来分配。以下是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
如果诉讼的权利义务明确,争议不大,诉讼请求当事人都能联系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简易程序。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审结,并且不适用延长。通常情况下,立案后一个月内可以开庭。
如果案情复杂,例如需要公告送达法律文书的情况下,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可以由法院院长批准延长六个月。如果还需要延长,需要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
普通程序的立案方式是群众举报、部门移送、执法检查和上级交办。而简易程序的立案是在执法检查中,当场发现违法事实并予以处罚的违法事件。因此,受理方式相对普通程序而言更简便,范围更窄。立案手续办理也不一样。普通程序的立案程序需要办案人员根据立案线索提出立案报告或填写立案审批表,报档案行政机关负责人审批或集体研究决定。只有在认为后果性质严重且具有惩戒效应需给予处罚时才审批立案。而简易处罚程序中没有明确规定审批手续,现场检查中来不及办理立案审批手续。但对罚款应持慎重态度。
普通程序调查的内容包括进一步调查取证、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以及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并有举证的义务。而简易程序调查取证比较简单,只要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处罚依据,就可以依法作出处理。否则,对于事实不够清楚,证据不足的案件只能适用普通程序进行调查取证。调查形式也不同。普通程序调查终结后,需要形成综合报告,分别作出处理意见,按照案件管理的有关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和不给予行政处罚,由办案单位负责人签字生效。而简易程序不一定要适用这种复杂的登记式处罚形式,可以当场发现当场处理。
普通程序适用的处罚幅度是对法人或其他组织一千元以上,对个人五十元以上的罚款。适用听证程序的处罚幅度是对单位以五万元以上,个人以三千元以上的罚款决定。而简易程序仅适用对个人五十元以下处罚,对法人和其他组织一千元以下的处罚或警告。
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结案时间一般是当场处罚,最长时效不超过三个月。而普通程序案件的结案时间一般为六个月,重大疑难案件经允许还可延长。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和特点。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完成审结,具有起诉方式简便、受理程序简便、传唤方式简便、审判组织简便、庭审程序简便、审限短和重视调解等特点。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离婚案件起诉条件及程序。离婚案件需满足原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等条件。起诉时,需提交包含个人信息、诉讼请求、事实理由、证据和证人信息的诉状。人民法院受理后将开始诉讼程序。
军人离婚案件的离婚程序,包括起诉的条件和方式、受理情形以及审理程序等。起诉需满足原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被告明确等条件,可采用书面或口头方式。案件受理后,大多数情况下适用简易程序,若复杂可转为普通程序。军人诉讼离婚需经政治机关同意。
交通事故简易程序中的法律适用问题。文章介绍了事故现场处理程序和自行撤离现场后的协商赔偿程序,包括交通警察在事故现场需要记录的信息以及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文章还涉及了交通事故简易程序签字后的起诉问题,包括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时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