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二审程序 > 多个被告的民事案件中一个被告上诉其他被告身份问题

多个被告的民事案件中一个被告上诉其他被告身份问题

时间:2020-05-25 浏览: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4248
都说是做事不能够只是一个人,要提倡合作,是为了效率更高。可是,当做违法犯罪是事情时是多人团体就另当别论了,总不能说是更容易犯罪了。当被告人有多人时,是一件令原告头疼的事。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我们整理了以下知识,关于多个被告的民事案件中一个被告上诉其他被告身份问题。

一、多名被告事件

在民事案件中根据上诉的内容不同对其他未上诉的被告有列明原审诉讼地位和将其他被告列为被上诉人两种方式,具体法律规定如下: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第三百一十九条必要共同诉讼人的一人或者部分人提起上诉的,按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上诉仅对与对方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分担有意见,不涉及其他共同诉讼人利益的,对方当事人为被上诉人,未上诉的同一方当事人依原审诉讼地位列明;

(二)上诉仅对共同诉讼人之间权利义务分担有意见,不涉及对方当事人利益的,未上诉的同一方当事人为被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依原审诉讼地位列明;

(三)上诉对双方当事人之间以及共同诉讼人之间权利义务承担有意见的,未提起上诉的其他当事人均为被上诉人。

二、相关补充

1、多个被告在哪个管辖法院起诉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2、多个被告怎么写民事起诉状

多被告民事起诉状范本

原告:

身份证号:

住址:

被告一:

法定代表人:

地址:

被告二:

身份证号:

住址:

诉讼请求:

(1)请依法判令两被告连带偿还原告人民币150万元的借款;

(2)请依法判令两被告连带支付原告借款利息和逾期还款利息共计254700元人民币(其中借款利息182700元人民币,逾期利息72000元人民币,统一暂计至2013年3月31日);

(3)请依法判令两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

事实与理由

2012年1月14日,原、被告双方签订《借款合同》,约定被告一向原告借款150万元人民币用于公司经营,借款期限为1年,由被告一出具收据之日起计算,被告一与当日就出具了收据,故《借款合同》自2012年1月14日起生效。

《借款合同》第三条约定借款利息按(年息24%/年x实际月份)收取;第八条约定逾期归还的,按(24%x1.2)/年计算逾期利息;第六条约定被告二为被告一向原告的借款行为负个人连带责任担保。

依《借款合同》约定之上述情形,原告多次向两被告催收借款和利息,却至今未能收回相应款项。特向贵院提起诉讼,恳请贵院根据《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判允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此致

xx人民法院

具状人:xx

2013年xx月xx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没收到判决书的处理方式

    当事人未收到法院判决书时的处理方法。当事人可以联系法院查询判决书情况,根据宣判方式确认判决书发送时间,并行使上诉权利。对于离婚判决,当事人需遵守法院规定,不得在判决生效前另行结婚。

  • 二审授权委托书格式范本

    二审授权委托书的格式要求。委托书应包含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基本信息、致送单位、委托事项和委托权限等部分。在授权委托书中,基本信息、致送单位、委托事项需表达清晰明确,委托权限部分需明确授权范围,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 民事诉讼二审审查原则有哪些

    民事诉讼二审审查的原则及相关内容。全面审查原则要求对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抗诉范围的限制。程序性审查和实体性审查是全面审查的两个方面,包括审查案卷材料、证据、法律适用、量刑、诉讼程序等。文章还介绍了附带民事诉讼的上诉案

  • 民事诉讼二审改判条件是什么

    民事诉讼二审改判的条件和方式。二审法院可以依法改判,包括因适用法律错误而重新判决,以及因事实认定错误或不清而重新判决。二审案件的处理方式则根据原判决的情况而定,可能裁定驳回上诉或抗诉,也可能撤销原判,重新判决,或在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时发回重审。同时,

  • 刑事案件二审程序及审理期限详解?
  • 二审判决后拿钱流程是怎么样的?
  • 离婚财产二审一般如何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