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律师往往在庭审中习惯性地将当事人提供的所有证据都提交给法庭,却未考虑证据的可靠性和对自己的利益。因此,在准备庭审证据时,律师应该仔细考虑每份证据的必要性、证明力的强弱、反驳证据的提出时机以及对方可能挑出的瑕疵。同时,律师还应根据庭审情况和对方陈述的内容来决定是否举证。
律师在准备证据时往往只考虑履行举证义务和达到证明目的,而忽视了法官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要求。因此,律师应该全面考虑自己的举证责任,确保证据链条完整,并与法官沟通解决难以调取或收集的证据。此外,律师还应妥善应对法官的要求补充证据,不可一味抵制或顺从。
律师在庭审中应高度关注法官的每一句话,尤其是在事实调查时的表述或提问,以分析法官的审判思路和对证据事实的态度。当遭遇法官提问时,律师应冷静分析提问意图,不可慌张回答。如果无法确定意图,可以暂时不回答,待庭后准备充分后以书面意见回答。巧妙的回答有利于引导法官的思路,从而达到攻击对方要害的战略目的。
律师在庭审中应避免盲目发表意见,而应仔细分析案件细节。在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中,律师过于自信,仅凭自己的抗辩思路做庭审应对,却未注意到资料送达时间的细节。结果导致庭审不利,最终法庭认定施工方构成违约并应承担违约金。因此,律师应该全面了解案件细节,并谨慎发表意见。
当事人未收到法院判决书时的处理方法。当事人可以联系法院查询判决书情况,根据宣判方式确认判决书发送时间,并行使上诉权利。对于离婚判决,当事人需遵守法院规定,不得在判决生效前另行结婚。
二审授权委托书的格式要求。委托书应包含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基本信息、致送单位、委托事项和委托权限等部分。在授权委托书中,基本信息、致送单位、委托事项需表达清晰明确,委托权限部分需明确授权范围,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民事案件法院二审流程。包括立案、开庭、判决履行或申诉等环节。二审的审限根据《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判决提起上诉的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审结,对裁定上诉的案件应在三十天内作出终审裁定。文章旨在帮助大家了解二审流程,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二审审查的原则及相关内容。全面审查原则要求对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抗诉范围的限制。程序性审查和实体性审查是全面审查的两个方面,包括审查案卷材料、证据、法律适用、量刑、诉讼程序等。文章还介绍了附带民事诉讼的上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