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利用 > 土地使用权 > 什么是差别化土地管理

什么是差别化土地管理

时间:2019-08-09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448

从改革大方向来看,真正的差别化土地利用与其他市场中的差异化经营有共同本质,即资源的使用者会利用自身掌握的各种资源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资源利用方式。

差别化管理是这几年来国土管理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国土资源部多次强调在土地管理中探索、实行和深化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但在部这一级层面出台统一的政策意见尚属首次。政策的效果如何,会在实施几年后做一次政策评估。但根据近几年来部门和地方的实践情况,并从理论层面来探讨,其逻辑与真正效果是值得商榷的。

差别化管理的基本逻辑大致如下:

各地的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不同,需要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并实施采取有差别的利用和管理政策,引导土地资源实现更合理的利用。具体到土地利用计划的差别化,国土资源部规划司的负责人谈过具体的设想,针对东中西部的差别,有不同的差别政策:对东部发达地区,从严控制新增用地指标,逐步加大增减挂钩和围填海用地指标规模;对中部和东北地区,合理安排新增用地指标,适当加大增减挂钩指标,推进采矿和用地管理方式改革;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大新增用地指标安排倾斜力度,鼓励使用未利用土地指标。似乎万事俱备,只等一声令下全面实施了。

只是,如同所有的从上至下的计划管理模式一样,土地利用计划的差别化管理需解答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能够获得各地完整而真实的数据来作为分析判断的基础;二是有无一套理论上客观、科学的分析评判体系;三是能否针对评判的结果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四是制定出的政策能否如臂使指一样被及时、不打折扣地实施。只有这四个问题都能给出正面的答案之时,才能说这一套计划体系就其政策目标与效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只是,不论数据的真实性、评判的科学性还是政策合理性,乃至实施的不打折扣,现实中给出的答案似乎都是反面的,但管理层却似不言自明地认为自己能做到这四点,这不能不说有些估计过高。

土地利用计划本质上和过去计划经济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计划制定者自认为是万能的,体系运行也不存在交易成本。只是这一套逻辑已经在上世纪的各国实践中证明无法行得通。现在谈土地利用计划,似乎要证明政策的制定不是没有根据,而是具体针对各地差异,在分析的基础上做出,要赋予计划一种科学的色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年满14周岁未满16岁轮奸的法律处罚

    年满14周岁未满16岁轮奸的法律处罚,具体涉及刑罚幅度、强奸罪的规定及犯罪主体的相关考虑。强调未成年人犯罪可获得较轻处罚,同时详细阐述了强奸罪的本质、犯罪对象、行为方式及违背妇女意愿的理解。此外,文章还提及了关于丈夫是否可成为强奸罪直接犯的争议。

  • 土地被征收农民的权利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权利。农民拥有维护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预征知情权、调查结果确认权等权利。同时,政府有义务公告征地批复结果、土地补偿方案等。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有权对补偿标准提出异议,拒绝未全额支付补偿费的政令,并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进行举报。

  • 爆炸罪的构成要件及特点

    爆炸罪的构成要件及特点。爆炸罪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爆炸行为。主观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客观爆炸行为包括危害公共安全为目的,使用各种爆炸物实施爆炸。爆炸罪的本质特点在于其行为危害或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即使

  • 赠与合同与赠与行为的区别

    赠与合同与赠与行为的区别。赠与合同要求双方达成一致意思,签订合同形式且赠与需无偿。而赠与行为则不需签订合同,可通过口头约定等方式完成,本质也是无偿性。两者在法律效力和成立方式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 劳教和劳改的区别
  • 如何认定合伙经营诈骗行为
  • 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的区别
土地利用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