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省高院申诉再审时,需要提交一系列的申请书和其他相关材料。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再审申请书后的五天内将再审申请书副本发送给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再审申请书副本后的十五天内应提交书面意见。
申请再审有两个途径:
(1) 向最高院申诉,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民事申诉状。
(2) 向与二审法院同级的检察院申请提请抗诉,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申请提请抗诉状。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再审申请书后的三个月内进行审查。如果符合法律规定,将会裁定再审;如果不符合法律规定,将会裁定驳回申请。如果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查期限,需要由本院院长批准。
当事人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时,需要向人民法院立案庭提交申请书和生效法律文书。经人民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再审。在此期间,不会停止原先的判决和裁定的执行。
不同时机下原告申请撤诉而被告不同意的处理方式。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法院一般会准许撤诉;而在法庭辩论终结后、法院宣判之前,如果被告不同意,法院有权不予准许撤诉。具体是否准许需根据案件情况和相关法律依据进行裁定。
第一审案件的审理公开性问题,根据不同案件的性质和情况,以及是否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因素,法院会决定采用公开审理或不公开审理的方式。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审理公开性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特殊情况处理。
延期开庭审理的裁定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若案件一方申请延期审理且符合法定情形,法院会进行裁定。延期审理的情形包括通知新证人到庭、调取新物证重新鉴定、检察人员发现需补充侦查及申请回避等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民事公益诉讼在环境资源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环境公益组织在提起诉讼时面临困难,诉讼能力存在不足。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审查中国绿发会提起的公益诉讼再审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