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监督程序的内容是什么
时间:2025-01-30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中国是一个法制的国家,遵守法律和宪法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法律的制定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途径,当我们触犯了法律,必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么,在法律中,审判监督程序包括什么?刑事重审又是如何审判的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欢迎您的阅读。
审判监督程序的内容
一、审判监督程序包括的内容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涵盖对案件重新审判的法院。这些法院包括作出生效裁判的原审人民法院、提审的上级人民法院以及由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再审的人民法院。重新审理的案件通常由作出生效裁判的原审人民法院进行重新审理,包括原作出生效裁判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和第二审人民法院。原审法院根据本院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对原生效裁判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或者根据上级法院的指令对本院生效的裁判进行重新审判。原审法院的接近犯罪地和诉讼参与人的特点有利于核实案情和复查证据。此外,另行组成合议庭的规定也有助于避免审判人员先入为主以及当事人对原审判人员的疑虑与不信任。如果第二审人民法院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认为其作出的终审裁判确有错误,应由第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的,可以撤销一、二审裁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重新审理后作出的裁判可以提起上诉或抗诉。如果不宜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应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自行重新审理,所作的裁判即为终审的判决或裁定。
二、刑事重审的审理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发现生效裁判确有错误的情况下,可以指令下级法院再审。这既可以指令作出生效裁判的原审法院重新审判,也可以指令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或其他上级人民法院再审。然而,不能指令原审法院的下级法院再审。根据上述情况,对于认定事实不清楚或证据不足的案件,指令原审法院再审具有较多的优点。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生效的裁判是由一审法院作出的,应指令一审法院再审;生效的裁判是由二审法院作出的,应指令二审法院再审。重新审判的案件也可以由上级法院提审。对于那些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或者案情疑难、负责、重大,或者经由作出生效裁判的原审法院审查处理后仍坚持申诉等不宜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情况,上级法院认为需要直接审理的,可以提审。这对于法律适用的统一以及案件更为中立、公正地解决具有积极的意义。下级法院对于某些自己查处有困难的案件,也可以提请上级法院审查处理。提审的上级法院可以是原来第一审人民法院的任何上级法院。提审的案件应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或裁定即为终审的判决或裁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
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的重要性。文章指出,争夺法院管辖权可能影响案件审理结果,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但存在级别管辖方面的不足。为确保公正审判,应重视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利,并加强对级别管辖的监督。摘要
-
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
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以及刑事诉讼的主要阶段。根据《刑法》的规定,不同刑罚的追诉时效不同。刑事诉讼主要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五个阶段。除此之外,还存在死刑复核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两个特殊阶段。
-
刑事判决无罪检察院抗诉当事人释放还是羁押
刑事判决无罪后检察院抗诉情况下当事人的处理。人民法院判决无罪后应立即释放当事人,即使检察院抗诉也不应影响释放。审判监督程序抗诉条件与第二审程序基本相同,但应从严掌握。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接受抗诉的法院应重新审理。
-
错案如何申请再审
我国再审程序的定义和具体操作方式。当事人、法院和检察院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启动再审程序。当事人认为错案时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法院发现错误时可依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检察院对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可以抗诉再审。
-
审判监督程序的申诉与条件
-
法院通知立案的程序和职责
-
法院判轻了检察院抗诉会不会重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