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 > 如何选择申诉还是再审

如何选择申诉还是再审

时间:2023-12-29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4706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于法律的意识也越来越强,那么对于诉讼中的申诉和再审有很大不同,对此这两者都是法律上对于人们的一种救济的保护手段,那么对于怎样选择申诉和再审,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选择申诉还是再审

申诉与再审的区别

申请再审和申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申诉是一项民主权利,属于广义的诉权,具有"六无限"的特点,即没有次数限制、没有级别限制、没有案件限制、没有申诉主体限制和没有针对机关的限制。申诉没有具体条件的限制,这导致当事人及其他人申诉非常困难。而申请再审作为一项诉讼性权利,则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定条件。当事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申诉或再审。

再审与申诉的主体和对象

申请再审的主体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再审申请的主体严格限制为原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无权提起再审申请。申请再审的对象是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与裁定,以及违反自愿原则或者内容违法的调解书。而申诉则不受这一限制,申诉既可以针对未生效的法律文书,也可以针对已生效的法律文书。此外,申诉还可以针对一些违法行为等。

再审与申诉的期限和法定情形

申请再审的期限是法律文书生效后的2年内,超过2年,则丧失了申请再审权。而申诉则没有时间限制。申请再审需符合法定情形,这一法定情形因法律文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需具备以下情形:(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新的证据是指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错误的。(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4)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5)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对调解书的申请再审,只有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才可以申请再审。而申诉不受上述法定情形的限制。

再审与申诉的提起机关

再审申请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即向原审法院或者该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起。而申诉则可以向任何一个法院提出,此外,还可以向检察院、人民代表大会以及新闻机关提出。

由于申诉与申请再审存在如此大的区别,因此无论从性质还是作用上来看,这两者都是不能混淆的。目前在司法实务中,尤其是部分基层法院审判监督部门仍然存在的两种称谓混用现象是不严谨的,应予厘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提审犯人后案件审理时间的问题

    案件审理过程中的提审犯人及后续程序问题。在侦查结束后,案件会移交给检察机关审查,期间涉及证据材料的提供、非法证据审查及补充侦查等环节。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最多两次。若经过两次补充侦查仍证据不足,将作出不起诉决定。

  • 军人离婚案件的管辖情况

    军人离婚案件的管辖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非军人对军人、非军人对文职干部、军人和军人之间的离婚诉讼以及军人对非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的管辖均有详细规定。一般情况下,案件由原告住所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涉及军人的情况还需考虑其团级以上单位驻地法院管辖。

  • 如何启动民事再审程序

    如何启动民事再审程序,包括四种启动方式:本院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再审、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提审或指令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再审。同时,也介绍了民事再审第一审程序开庭的预备和开庭步骤。

  • 法官审理案件公正问题的解决途径

    法官审理案件公正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上诉、申请再审、申请抗诉等法律途径。同时,文章介绍了审判人员回避制度的规定,包括应当回避的情形和申请回避的途径。当事人若发现审判人员违反回避制度,可依法申请其回避。

  • 再审与重审的区别
  • 个人原因离职申请范文
  • 刑事申诉授权委托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