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高级人民法院是否受理了再审申请,您可以登录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流程公开网站或通过12368语音自助查询2014年8月1日以后立案的案件流程信息。
一般情况下,再审申请的审查期限为三个月。但是,如果需要调取下级法院卷宗、组织调解,或者案件疑难复杂需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那么审查期限会相应扣除或延长。如果您的案件正在调卷或因疑难复杂而延长审限,就可能导致立案时间较长但没有结果。
如果您无法通过受理通知书上的法官联系电话与其取得联系,可能是因为法官(书记员)因公出差、正处理其他事务,或者正在休假。如果您有需要提交的材料,可以通过受理通知书上的邮寄地址邮寄给法院。此外,您还可以登录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流程公开网站或通过该网站向法官反映相关问题,法官会及时通过网站回复您。
如果您的再审申请已被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驳回,您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请抗诉或提出检察建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您申请再审的案件,法院已向您送达受理通知书,但超过了三个月仍然没有结果,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请通过电话或登录审判流程公开网站与承办法官或合议庭联系,确认是否存在扣除或延长审限的法定情形。如果存在,您需要耐心等待。其次,如果经联系确认不存在上述情形,您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09条第二项的规定,向检察机关反映情况,申请抗诉或提出检察建议。
如果您的再审申请被法院裁定驳回,并且您已向检察机关申请抗诉(检察建议、监督),但检察机关作出了不予抗诉(监督)决定书(通知书、告知书),那么您的诉讼权利已经行使完毕,诉讼程序已经终结,法院无权继续处理您的案件。
再审立案阶段主要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内容包括:再审申请是否在二年内提出,申请人是否具有再审权利,再审申请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再审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等。在准备再审材料和起草再审申请书时,需要特别注意。
再审申请人准备好再审材料后,需要将材料递交给具有再审管辖权的法院立案部门。立案部门会对再审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如果符合要求,一般会给再审申请人一份受理通知书。
在申请再审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案件审理过程中的提审犯人及后续程序问题。在侦查结束后,案件会移交给检察机关审查,期间涉及证据材料的提供、非法证据审查及补充侦查等环节。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最多两次。若经过两次补充侦查仍证据不足,将作出不起诉决定。
军人离婚案件的管辖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非军人对军人、非军人对文职干部、军人和军人之间的离婚诉讼以及军人对非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的管辖均有详细规定。一般情况下,案件由原告住所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涉及军人的情况还需考虑其团级以上单位驻地法院管辖。
法院宣判后是否可以撤诉的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一旦法院宣判且判决生效,原告无法再撤诉。但在宣判前,原告有权要求撤回其起诉。对于已宣判的案件,如原告对判决不满,可在上诉期内提起上诉或依法申请再审。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与撤诉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情景。
法官审理案件公正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上诉、申请再审、申请抗诉等法律途径。同时,文章介绍了审判人员回避制度的规定,包括应当回避的情形和申请回避的途径。当事人若发现审判人员违反回避制度,可依法申请其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