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调解协议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情况下,应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在接到院长提交的案件后,应进行讨论,并根据法律作出是否再审的决定。一旦作出决定再审,即停止原裁判的执行。在这种情形中,只有人民法院院长才能对错误的裁决提请再审,并且还必须向审判委员会提交,由审判委员会决定。院长提交和审判委员会决定,二者相辅相成,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对案件进行再审。
根据诉讼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以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起再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这表明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有错误裁定的案件的再审,有提审和指令再审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是法律赋予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进行监督的权利,也是最重要的监督形式。至于是提审还是指令再审,什么时候再审,均由上级人民法院决定。
无论提审还是再审,都应作出裁定,并通知审理案件的原审人民法院和案件的当事人。
根据诉讼法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这一规定表明,只有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检察院才有权提起抗诉。这是由发现有错误的难度、基层人民检察院的任务量较大等现实情况决定的。如果同级人民检察院发现裁判有错误时,应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
根据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应当制作抗诉书提交给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抗诉书是人民法院再审的依据之一,人民法院再审时应通知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出席法庭,人民检察院以抗诉人身份发表抗诉词,充分阐述提出抗诉的理由和事实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当证人证言或鉴定意见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且公诉人、当事人等对其有异议时,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或鉴定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应当出庭。警察在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也需要作为证人出庭作证。对于拒不出庭
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文章指出,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从抽血到服刑的具体时间,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公安机关将进行侦查和拘留,人民检察院会审查并作出决定,人民法院将审理并宣判。各环节的时间因案件性质、复杂程度等有所不同。
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约定不明确时的处理方式。当合同中对管辖权的约定不明确时,应按照法定的法院管辖规则处理。包括根据管辖协议确定管辖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确定管辖、合同约定多个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的处理方式等。同时,文章还明确了合同履
管辖权转移的基本概念和条件,包括制度定义、四个条件以及三种情况。该制度主要针对行政诉讼中的管辖权转移,明确了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法院审理或自行审理的情形。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取消了从上级法院转移到下级法院的规定,体现了行政诉讼管辖权转移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