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 > 如何对待冤假错案再审案件

如何对待冤假错案再审案件

时间:2020-05-25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4725
法律不是万能的,法律所讲述的公平是在一定的高度上的,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所以我们社会总会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冤假错案,对待这些冤案的再审又如何处理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下面就将为我们带来一定的讲解,希望可以为您带来帮助。

一、如何对此冤假错案的再审

近期的再审案件,特别是纠正冤假错案的案件,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启动再审的案件逐渐增多。首先,是因为其抗诉的对象基本上都是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按照法律规定,这本身就应当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抗诉,而这种抗诉程序的设计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审判监督作用的发挥,更加注重了对于高级人民法院所作出的判决裁定的法律监督。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抗诉启动的再审,这就体现了法律设计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以前我国高层次的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处理基本上只具有司法指导的性质,而现在法律要求其亲自办案,对于应当由其提起抗诉的案件,必须依法提起抗诉。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法律规范与司法实践都逐步走向了规范化的道路。

二、再审案件的相关规定

司法解释对人民法院如何受理当事人提出的再审申请进行了规定,并用9个条文对再审事由作了进一步明确,避免出现当事人与法院判断再审事由上的偏差。民事再审事由,是指法院审查应否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理由或根据,被视为打开再审程序之门的钥匙。所以,此次的司法解释着重对这些关键词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解释》所列举的“新的证据”的范围,主要包括原审庭审结束前已客观存在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和原审庭审结束前已经发现,但因客观原因无法取得或在规定的期限内不能提供的证据等。“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基本事实是指对原判决、裁定的结果有实质影响、用以确定当事人主体资格、案件性质、具体权利义务和民事责任等主要内容所依据的事实。“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解释》明确规定,所谓“适用法律确有错误”是指适用的法律与案件性质明显不符的;确定民事责任明显违背当事人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的等情况。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提审犯人后案件审理时间的问题

    案件审理过程中的提审犯人及后续程序问题。在侦查结束后,案件会移交给检察机关审查,期间涉及证据材料的提供、非法证据审查及补充侦查等环节。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最多两次。若经过两次补充侦查仍证据不足,将作出不起诉决定。

  • 军人离婚案件的管辖情况

    军人离婚案件的管辖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非军人对军人、非军人对文职干部、军人和军人之间的离婚诉讼以及军人对非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的管辖均有详细规定。一般情况下,案件由原告住所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涉及军人的情况还需考虑其团级以上单位驻地法院管辖。

  • 法官审理案件公正问题的解决途径

    法官审理案件公正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上诉、申请再审、申请抗诉等法律途径。同时,文章介绍了审判人员回避制度的规定,包括应当回避的情形和申请回避的途径。当事人若发现审判人员违反回避制度,可依法申请其回避。

  • 再审与重审的区别

    再审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重新进行审理的程序,目的是纠正错误的判决或裁定。再审与重审有以下区别:再审是针对已经生效的案件,重审是针对尚未生效的案件;再审由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或本院院长提出,重审是由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

  • 个人原因离职申请范文
  • 刑事申诉授权委托书
  • 法院办冤假错案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