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改判怎么生效?
申请再审的结果只是驳回或决定再审,由立案二庭负责。不可能直接改判。一般事实认定错误法律适用错误都可以直接改判,程序违法基本都发回重审。
判决书什么时候生效?怎么执行
如果是一审,判决书上的这个日期还不是最终生效生日,还要看对方是否上诉,过完十五日上诉期后正式生效;如果是二审,此日期为生效日期;
判决执行,一般会在判决书写着对方应当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履行完毕,你这个不一定得对方主动找你,你也可以主动去提醒对方!
判决书生效日期怎么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何为当事人“申请再审”?
当事人对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以下简称“文书”)生效后6个月内,如果仍不服,还可以向做出生效文书的“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有人叫“准三审”,姚律师自己叫2.1审,非2.5审。因为申请再审递材料都非常费劲,就算递上材料审查人员认为不符合条件的直接告知不予受理。审查人员认为符合条件的,再提交法院内部开会讨论。讨论通过后才能由负责法官审理。可见,只有少数的申请材料真正能被审判法官审查,并且审查后开庭的维持的多,改判的也是少数。据统计,改判的占审理的20%左右,占递材料的比例就更低啦。我国是“两审终审制”,这个申请再审是纠错机制而已,并非像上诉一样那是当事人法定的权利。一审立案改为“登记制”后,只要材料合格也是“有案必立”,案子增加很多,国家的改革决心确实不小。但可以“申请再审”可并非“有申必审”哟!法院的内部监督和检察院的抗诉或司法建议+“申请再审”,这三种渠道统称“审判监督程序”。我们重点说说当事人“申请再审”。
不同时机下原告申请撤诉而被告不同意的处理方式。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法院一般会准许撤诉;而在法庭辩论终结后、法院宣判之前,如果被告不同意,法院有权不予准许撤诉。具体是否准许需根据案件情况和相关法律依据进行裁定。
第一审案件的审理公开性问题,根据不同案件的性质和情况,以及是否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因素,法院会决定采用公开审理或不公开审理的方式。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审理公开性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特殊情况处理。
再审申请的适用范围和程序。再审适用于人数众多或法律关系简单的案件,如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等,当事人需向原审法院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再审申请程序包括当事人提交材料、法院审查、裁定再审或驳回申请等步骤。法律明确了再审的时效、主体和适用范围,已生效的解除婚
延期开庭审理的裁定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若案件一方申请延期审理且符合法定情形,法院会进行裁定。延期审理的情形包括通知新证人到庭、调取新物证重新鉴定、检察人员发现需补充侦查及申请回避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