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催告是什么意思
公示催告是一种民事诉讼的程序,是票据丧失后失票人保全和恢复其票据权利的重要补救措施。票据的持有人学习和掌握公示催告制度的法律规定,有利于在发生票据丧失时能够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基本定义
公示催告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以公示的方法,告知并催促不明确的利害关系人在一定期限内申报权利,到期无人申报权利的,则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依法作出除权判决的程序。从性质来看,公示催告程序属于非讼程序。适用这一程序并不能解决当事人之间因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的纠纷,而只能确认申请人申请公示催告并在一定期限内无人申报权利这一事实。在公示催告程序中,申请人根本无法知道有无利害关系人,更不知道利害关系人是谁,因此,公示催告案件也就没有明确的被告或者被申请人。一旦明确了利害关系人,公示催告程序就因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必须终结,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纠纷。
根据中国《民事诉讼法》第218条第1款的规定,从案件范围来看,公示催告程序仅适用于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被盗、遗失或者灭失的案件以及法律规定可以申请公示催告的其他事项。不能背书转让的票据被盗、遗失或者灭失的案件以及不属于法律规定可以申请公示催告的事项,都不能适用公示催告程序。
公示催告程序在具体的审理制度上具有明显不同于诉讼程序及其他非讼程序的独特性。主要体现为:1.公示催告程序由公示催告和除权判决两个阶段构成。2.公示催告程序的两个阶段均由申请人申请启动。3.公示催告程序的两个阶段可以由两个不同的审判组织进行审理。4.公示催告程序主要适用书面审查和公告的方式进行审理。
公示催告程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为满足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一程序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一)维护失票人的合法权益;(二)对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进行救济;(三)确保票据流通的安全。
依据申请人的申请,法院以公告的形式,催告利害关系人在一定期间申报权利.否则法院将作出除权判决.使丧失的票据权利消灭.使丧失票据的人恢复票据权利的一种非诉讼性司法程序和票据等有价证券丧失时的救济方法。
适用范围
1、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被盗、遗失或灭失的事项。中国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有支票、汇票、本票三种,另外《公司法》还规定记名股票被盗、遗失或者灭失股东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公示催告并作出除权判决。
2、依照法律规定的其他事项。
公示催告程序的法定审理期限,包括公示催告的条件、申请程序、公告程序、利害关系人的权利申报以及除权判决的请求。文章详细阐述了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和操作程序,为失票人恢复票据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流程。
伪报票据丧失的当事人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和规定,人民法院在查明事实后,可追究伪报人的法律责任。文章还介绍了票据抗辩的范围和种类,包括基于票据本身存在的事由产生的对物的抗辩和因票据债务人和特定票据权利人之间关系产生的对人的抗辩。
公示催告期间有人申报权利后,失票人权利如何救济的问题。公示催告程序包括申请、受理、通知停止支付、公示催告、申报权利、判决等环节。如果申报期间内有人申报权利,法院将终结公示催告程序并允许申请人或利害关系人提起诉讼。如果无人申报权利,法院将作出宣告票据无
效力待定合同在善意取得情况下能否对抗第三人的问题。法律规定,相对人可催告法定代理人或代理人在一个月内追认合同效力。善意相对人在合同被追认前享有撤销权。同时,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包括转让人无权处分、受让人有民事行为能力、客体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受让人主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