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催告程序的特征是什么
时间:2024-02-07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公示催告程序的特征
1、特殊的程序开始方式
公示催告程序的启动方式与一般诉讼程序不同。它并非基于当事人的起诉,而是基于当事人的申请。公示催告申请与起诉的要求和内容存在差异。
2、适用范围的限定
公示催告程序仅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按规定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被盗、遗失或毁损;二是根据法律规定可以申请公示催告的其他事项。除此之外的其他事项不得适用公示催告程序。
3、简略的审判程序
在公示催告程序中审判案件,无需进行一般诉讼程序中的开庭前准备和开庭审理等阶段。人民法院审理公示催告案件分为两个阶段,即公示催告阶段和作出除权判决阶段。审理方式主要以书面审查和公示为主。因此,与一般诉讼程序相比,公示催告程序是一种简化的审判程序。
4、无明确的相对人
一般的诉讼案件必须涉及相互争议的两方当事人才能成立起诉。而公示催告案件在申请时,相对人必须处于不明确的状态。如果申请公示催告时申请人已经有明确的争议对象,申请将无效,相关利害关系人应该提起票据诉讼。在公示催告过程中,若有相对利害关系人向法院申报权利,则公示催告程序应终止。
5、特殊的结案方式
公示催告程序有两种结案方式,即判决和裁定。但与一般诉讼程序用于结案的判决或裁定的前提和要求不同。适用公示催告程序作出除权判决必须以申请人申请法院作出除权判决为前提。除权判决作出后,应进行公告。裁定方式终结公示催告程序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1)在公示催告期间有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2)公示催告期限届满后,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未申请法院作出除权判决;3)在公示催告期间,申请人撤回申请。
6、一审终审制度
一般诉讼程序采用两审终审制度,而公示催告程序采用一审终审制度。无论人民法院采用判决还是裁定方式结案,当事人均不得对判决或裁定提起上诉。此外,当事人也不得对生效的除权判决或终结公示催告程序的生效裁定申请再审。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示催告程序法定审理期限
公示催告程序的法定审理期限,包括公示催告的条件、申请程序、公告程序、利害关系人的权利申报以及除权判决的请求。文章详细阐述了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和操作程序,为失票人恢复票据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流程。
-
公示催告程序的程序流程
公示催告程序的流程。持票人如遇到票据丢失或被盗,可向基层法院申请公示催告。申请人需递交书面申请,内容包括票据主要信息和申请理由。法院受理后将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并在三日内发布公告,催促相关人员申报权利。公示催告期间不得少于六十日,期间转让票据权利无效
-
承兑公示催告程序的步骤
承兑公示催告程序的步骤。首先在网上下载相关申请书和材料并准备必要的文件,然后前往法院立案。对于转账支票,公告期满一个月后若无除权判决申请,法院将宣布程序终结。对于银行汇票等可转让票据,需缴纳公告费并在法制日报上刊登公告。除权判决后,判决书需再次公告。
-
公示催告的含义与定义
公示催告的定义、性质、适用范围和特点。公示催告是一种民事诉讼程序,旨在保护失票人的票据权利,通过公示方式催促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该程序适用于可背书转让的票据被盗、遗失或灭失的案件,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况。其特点包括由申请人启动和进行、采用书面审查和公
-
哪些票据可以办理公示催告
-
申请公示催告的主体
-
凭证挂失的定义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