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强制执行的概念:
税收强制执行,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按照规定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纳税担保人不按照规定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或者当事人不履行法律、行政策法规规定的义务,税务机关采取的强制追缴手段。它是保障税收安全,维护国家税法尊严的重要措施。
税收强制执行的措施:有两种
一是书面通知开户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滞纳金、罚款。
二是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价值相当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罚款的商品、货物或其它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滞纳金或者罚款。
其它财产在《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中第五十九条中规定: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所称其它财产,包括纳税人的房地产、现金、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和动产。
机动车辆、金银饰品、古玩字画、豪华住宅或者一处以外的住房不属于税收征管法所称的个人及其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
税务机关对单价5000元以下的生活用品,不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实施范围:
税收制执行措施的实施范围包括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
《税收征管法》明确了税务机关对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都可以实施强制执行措施,但时限和程序有所不同。与税收保全措施不同的是,强制执行措施不论在征收环节、管理环节还是在检查阶段实施,都是对已超过纳税期的税款进行追缴,都是与滞纳金一同执行。(如征管法三十八条执行税收保全的时候由于是当期的税款不包括滞纳金,只针对税款,但如果保全期过后仍不缴纳的在执行强制执行措施时就应包括滞纳金。那么对五十五条所涉及的,以前期的税款进行追缴的本身就含有滞纳金,在执行强制执行措施时就包含滞纳金)。
需要强调的是:
对罚款的强制执行追缴必须等复议期满和起诉期满后才能执行。(复议期限为60天、起诉期限为三个月)那么也就是说得在90天后才能对罚款进行强制执行。
税收强制执行的程序:
针对税款、滞纳金的(有两种)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
简易程序:
《税收征管法》第55条规定,“税务机关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前期的纳税情况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它财产或者应税收入的迹象的,可以按照规定的批准权限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或者税收强制执行措施,而不必先责令限期缴纳。
一般程序:(征管法第40条)
第一步:责令限期缴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在规定的期限未缴纳或解缴税款或提供纳税担保的,主管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
第二步:县以上税务机关批准。责令限期期满,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审查批准,可以强制执行。
第三:在强制执行措施中,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等行为具有连续性,即扣押,查封后,不再给纳税人自动履行纳税义务的时间,税务机关可直接拍卖、变卖,以其所得抵缴税款。
公证的法律效力,包括证据效力、使法律行为生效的效力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是公证机构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公证还具有使某些法律行为
失信被执行人在履行义务后是否可以撤销被列名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后,人民法院应在一定情形下删除失信信息,包括已履行义务、执行完毕等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和方法,以及申请执行的期间和相关法律规定。
人民法院错误执行判决后,被执行人是否可以获得民事司法赔偿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被执行人因法院错误执行造成利益损失时,可申请司法赔偿。赔偿的情形包括执行未生效法律文书、超出生效范围执行、拖延执行导致财产流失等。
卖房违约的处理方式和申请强制执行程序。当卖房违约时,可要求对方履行合同或承担违约责任。若协商无果,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会根据生效法律文书出具执行裁定书并前往被执行人处进行强制执行。关于卖房违约金的上限,国家没有明确规定,但一般按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