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一般规定 > 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仲裁的程序有哪些

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仲裁的程序有哪些

时间:2024-08-26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5159
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纠纷会通过劳动仲裁进行解决,在劳动仲裁出了裁决结果之后,企业却不按照裁决的结果来履行好相应的职责,劳动者这时候就可以去申请强制执行。那么,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仲裁的程序有哪些?针对相关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详细介绍。

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仲裁的程序有哪些

1. 申请强制执行

一旦仲裁裁决书生效,申请人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只有法院执行庭才有强制执行的权力。申请人需向法院执行庭提交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并填写强制执行申请书。

2. 执行费用

根据规定,执行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个别地区可能要求申请人先垫付执行费用,执行完毕后再返还给申请人。

3. 查封财产

法院执行人员可以对被执行人的银行账号、车辆、厂房、应收账款等资产进行查封。因此,在申请强制执行时,申请人需要尽可能提供被执行人的银行账号或其他财产的信息,以便法院执行人员能够快速进行执行。

4. 提供申请材料

申请人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强制执行申请书(可向法院索取样本并抄写一份)、身份证复印件、裁决书或判决书的复印件,以及被执行人的资产情况。

强制执行的程序和职责

强制执行法院根据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执行文书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执行文书包括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书、裁定书以及依法应由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一旦确定,义务人必须自动履行。如果义务人拒不履行,权利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申请强制执行的一方称为申请人,被指定履行义务的一方称为被申请人,也称为被执行人。申请人是胜诉方,被申请人是败诉方。执行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强制执行的规定,各级人民法院设立执行组织,负责执行本法院对第一审民事案件所作的判决和裁定。原则上,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由原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其他法律文书由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执行。在采取重大执行措施时,应当有司法警察参与。

如果被申请执行的财产或被申请人在外地,且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执行员无法前往执行,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受托人民法院应在收到委托函后的15日内开始执行,并且不得拒绝执行。执行完毕后,应及时向委托人民法院报告执行结果。如果在30日内未能执行完毕,也应向委托人民法院报告执行情况。如果受托人民法院在收到委托函件后15日内拒绝执行,委托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受托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受托人民法院执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失信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后可撤销被列名吗?

    失信被执行人在履行义务后是否可以撤销被列名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后,人民法院应在一定情形下删除失信信息,包括已履行义务、执行完毕等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和方法,以及申请执行的期间和相关法律规定。

  • 错误执行判决,能获得民事司法赔偿吗

    人民法院错误执行判决后,被执行人是否可以获得民事司法赔偿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被执行人因法院错误执行造成利益损失时,可申请司法赔偿。赔偿的情形包括执行未生效法律文书、超出生效范围执行、拖延执行导致财产流失等。

  • 最新强制执行公证管辖法院

    关于强制执行公证管辖法院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执行行为。介绍了关于执行管辖的范围、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及其条件范围、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程序等内容。文章还详细说明了债权人申请执行证书的程序和法院处理申请执行的程序。同时,废止了之前的相关通知。

  • 合伙人的监督权利

    合伙人的监督权利,包括非执行事务的合伙人对执行事务合伙人的监督,合伙人查阅企业账册的权利以及参与企业重大事务决定的权利。这些权利都是为了确保合伙人能够客观有效地了解并监督企业经营状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委托执行的条件及其适用范围
  • 法院判决书未执行的后果及强制执行程序
  • 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及措施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