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执行是指当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遇到特殊情况时,根据法律规定将本院应当执行的案件委托给其他相关的人民法院代为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06条规定,当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在外地时,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受委托的法院收到委托函件后,必须在十五日内开始执行,并且不得拒绝执行。
然而,在现实情况下,并非所有案件都能够委托执行,存在一些不能委托执行的情况。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2条规定,如果委托法院明知被执行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及时依法裁定中止执行或终结执行,不得委托当地法院执行:
(一) 委托法院具有案件的执行管辖权
只有当人民法院对属于自己主管和管辖的执行案件进行受理或接受执行移送后,才能够根据法律规定委托其他地方的法院进行执行。如果申请人向没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该法院应当告知申请人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执行。如果已经受理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执行案件,应当将案件移送给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执行,而不是委托其他法院执行。
(二) 被执行人或被执行的财产不在管辖法院辖区内
执行案件需要强制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或强制执行义务人的财产。然而,由于诉讼管辖和执行管辖标准不同,可能出现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不在执行管辖法院辖区内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执行这类案件时需要跨越自己的辖区,造成诸多不便。因此,如果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在执行管辖法院所在地,委托执行既无便利也无必要。
(三) 受委托法院是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外地人民法院只有对自己辖区内的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拥有司法管辖权。对于与自己辖区无关的诉讼当事人和争议的财产,不能行使司法管辖权。因此,委托执行只能委托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当地人民法院。
(四) 确有委托执行的必要
对于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在外地的案件,执行管辖法院可以选择委托外地法院执行,也可以自己直接派员执行。民诉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委托外地法院执行,什么情况下应该直接执行。委托法院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委托外地法院执行,并以委托执行能够更便利、更迅速地执行案件为原则。
四川省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评估管理办法,包括规范的评估行为、适用范围、行政管理的职责和机构资格。拆迁补偿评估分为分类评估和分户评估,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评估方式。评估机构通过报名参与抽签等方式确定,并签订评估委托合同。文章旨在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关于邮件、电报扣押的合法性和程序。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到法律保护,除国家安全和追查犯罪需要外,不得侵犯。扣押邮件、电报需满足条件,经过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批准,并由邮电机关协助执行。解除扣押和返还邮件、电报也有明确规定。
刑事案件经过二审后的判决生效后的执行程序。判决生效后面临的执行包括送达判决书、被告人和辩护人的复核权利、罚金的支付、剥夺自由刑罚的执行、财产没收以及其他特定刑罚执行方式等。执行程序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
交通财产损失评估费的承担问题。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请求方先支付评估费用,胜诉后法官会判决被告方承担。对于评估结论有异议,当事人可在三天内再次委托检验并告知公安机关。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败诉方应承担诉讼费用,部分胜诉或部分败诉的情况下,法院会